行業論劍之二:近零排放--行業異數還是行業趨勢?
■駱建華:大家上午好!這個環節由我來主持,剛剛談的是固廢,現在我們來談氣的問題。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把臺上的幾位嘉賓做下介紹。環科院副院長柴發合先生,自從霧霾出現以后他就出了名,環保部官方的大氣治理專家。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研究員姜克雋先生,他是參加我們國家很多氣候變化談判和能源戰略研究的資深研究專家。國電清新董事長張開元先生,國電清新是我國做大氣治理這塊很大的一個民營企業,也是上市公司。科達潔能董事會秘書朱亞鋒先生,科達從事煤炭的清潔利用。億利能源總經理張素偉先生,剛剛加入到環保行列中,一會兒聽聽他的想法。博奇電力副總裁顏炳利先生,在脫硫脫硝行業排名第二。
我們這個環節談點什么事呢?因為霧霾的問題大家一直很關心,上個月開了一個APEC會議,APEC會議有一個詞很響,叫“APEC”藍,媒體炒的非常熱。除了“APEC藍”APEC會議還有一個亮點,就是中國和美國簽訂了一個聯合聲明,中國第一次提出來2030年我們的二氧化碳到了峰值點,這個目標是我們多年想提不敢提的。大家知道,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我們的能源消費還在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夠提出來二氧化碳到峰值點,也就是說對我們的能源利用將來要提出很大的挑戰。前不久國家能源局發布了能源行動計劃,這里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將來對我們的煤炭要進行控制,要更多的搞分布式能源。這個我們想請姜克雋研究員,對我們國家的能源戰略,尤其是煤炭資源總量控制,談談觀點。然后我們就這個觀點再延伸。
■姜克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據了解咱們國家在過去十年新增電力的70%,如果這幾個部門的增長速度非常緩慢,或者是達到了峰值產量開始下降,大家可以想 象我們中國的能源系統將會出現重大的變化,其中影響最明顯的就是煤炭。因為我們現在大氣霧霾很多政策都把煤炭當作特別重要的一個領域去控制,而且這種控制并不是有意控制煤炭的消費量,而是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天然氣,如果石油的消費根據我們交通的需求讓它增長的話,在能源增長速度非常緩慢的情況下,唯一控制的就是煤炭。
也許不用考慮煤炭行業國家在真正控制什么,但是在鼓勵可再生能源、鼓勵天然氣發展的情況下,能源總量增長非常緩慢,等于煤炭已經在下降了。
所以一種比較激進的說法是,很有可能去年是咱們國家煤炭消費的峰值,因為今年已經在降了,而且現在我們的分析是2015年回不來,原來我們的模型比較激進的分析結論是 2016年煤炭達到消費量控制開始往下降,如果今年在降,明年又回不來,按照現在的經濟發展形勢,按照我們總體的判斷,到未來也已經是回不來了。我把這個信息不斷談給煤炭工業,因為這種情況我們要盡早告訴他們,這是在幫助煤炭產業發展,不能老是告訴他樂觀形勢,要盡早告訴他們悲觀的形勢,會發生什么,他要做精。比如上個周末我在烏克蘭參加了煤化工產業發展,他想轉型,但是他怎么轉型,我在那個會上特別強調一點,環境一定要當作自我約束,包括前面論壇談到關于垃圾的問題,這要成為我們自己產業非常關注的東西,要走的非常超前,甚至煤炭峰會上告訴大家,我們要成立自己的行業環境監測,甚至自己的環境監察工作。我不允許我的行業有些企業老是曝光,現在煤化工行 業因為幾家企業出現環境問題就整體上打擊這個行業。所以對煤炭工業我現在倒不是特別擔心煤炭達到峰值,甚至2020年達到峰值也可以,只要達到環境質量的要求就可以。但是我們煤炭工業要切實做到自己的準備,如果現在或者比較早達到峰值的話,我們的煤炭工業到底怎么辦,剩下的問題也和咱們的議題有關,怎么樣做到環保排放達到標準,這是我們要做的一個內容。
■駱建華(環境商會秘書長):剛才姜研究員把能源的形勢,尤其是煤炭的峰值點跟大家做了交流。你剛才說是2016年有可能出現,最晚2020年可能要出現。那么在這個背景 下,煤炭利用的行業,一個是煤電,占了50%左右,另外一個是陶瓷建材等行業利用散燒煤的,出路何在。在這段時間,煤電行業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把燒煤的鍋爐變成燒氣的鍋爐,它的排放值,也就是說提出了所謂的近零排放和超低排放。什么概念呢?它取個值,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10、35、50,最高限制二氧化硫是50,現在一般標準是100,現在要求到35,技術能不能做到,新技術是不是經濟,這在這個行業里現在是非常熱門的爭論。正好我們有幸請了國內精英張總,還有國企顏總。我聽說張總他們公司最近剛剛搞了近零排放和超低排放技術,剛剛開了發布會,我想請他做一個技術交流。
■張開元(國電清新董事長):大家好,今天這個話題確實很令人興奮,其實在半年以前這個話題是非常讓我糾結的,剛才姜研究員談到這個題目,我們國家的煤炭由于這么多年來的過度消費,上升的這么快,導致環境難以承受,以至于現在促成大家壓力這么大,其實我們的壓力更大,壓力非常大。近幾年主要是由于電力企業主動提出來要推出近零排放這樣一個高標準的環境改造要求,其實我們這個行業反應還是比較迅速的,大家都在積極想辦法。這些辦法在半年以前我說我非常的糾結,就在于當技術沒有進步,沒有突破的時候,實際上辦法 雖然有,代價卻太大,這種代價是不是能夠承受,能夠持續呢?就是一個爭論的問題。今天有一個很好的技術要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實也是跟大家分享一下觀點。
國電清新在半年以前研發成功了一套全新的技術,這套技術為什么叫全新呢?其實還是原來那套技術產生了一個升級,怎么叫全新呢?性能升級,在不增加比較大的投入的情 況下,在不做大的改造的情況下,就能夠實現超低排放,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近零排放的兩個主要指標,也就是二氧化硫達到35毫克,粉塵排放達到5毫克以下,這樣的一個成績是在今年的秋天,我們在一套30萬級的裝置上已經成功運行。兩個多月時間里頭我們自己基本上不知道的情況下,大概有四五十個電廠已經去參觀考察了,去研究它,大家非常的興奮但同時也非常的懷疑,這個東西真的行嗎?是不是假的。在一周前,在上個星期六,我們開了一個專家評審會,這個專家評審會對這項技術進行了全面認真的評議和分析、質詢,最后形成了一個非常充分肯定的意見,我覺得非常有價值,它的價值就體現在煤炭真是我們國家不可替代的,處于未來也不可能下降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就是用技術的進步來使它的燃燒變得清潔、變得高效。現在的情況我還有一些糾結的地方,糾結就在于大家對這個新的技術出來以后一下子不大適應,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糾結,別人也糾結,我的糾結剛剛結束。國電清新渡過了一個糾結期,現在準備把這個技術拿出來和同行業、和所有企業分享、共享,能夠快速的實現治理面貌的改變。謝謝。
■駱建華:謝謝張總,他剛才介紹有個新的技術,主要兩個指標:粉塵和二氧化硫,粉塵居然能到5,二氧化硫到35,而且是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能做到這點。我在開會之前也到一些中小企業調研,也跟一些專家做探討,他們現在普遍認為如果搞超低排放或者近零排放的話,增加成本大概要一分錢。我想問問顏總,你們有沒有搞超低排放,你們對這件事情怎么看的?
■顏炳利(博奇電力副總裁):大家好,我是來自于一家專門從事火電廠煙氣處理的中國國企公司,剛才聽了張總講話,應該說近零排放對每個企業都提出了要求,業界都在積極應對尋找解決滿足所有近零排放的方法和措施。
對于近零排放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因為近零排放是按照燃氣機組的排放標準來限制燃煤機組的排放值,也就是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分別有一個排放上限,那么這就對火電廠企業有要求,我可以一個一個跟大家分享一下。比如脫硫,我們國家的政策從2004年左右給出的脫硫排放標準是400毫克,逐漸經過這么幾年,從400毫克到200毫克到100毫 克到50毫克,現在到了35毫克標準,還有一些個別地區和企業在追求20毫克或者10毫克標準,能不能達到呢?我可以告訴大家,脫硫達到近零排放的標準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它所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大的,我們從400毫克到35毫克,每一輪的指標提高都意味著所有火電廠的脫硫設施進行一次大的升級改造,從04年每個千瓦兩百塊錢左右的工程改造,到每次改造大概每個千瓦需要一百塊錢的改造,到現在為止還面臨升級第二次,這是脫硫的情況。脫硝,近零排放標準要求NOx氮氧化物排放標準不大于50毫克,脫硝是近幾年剛剛興起的行業。也就是說我們首輪的國家要求到2014年七月份達標,我們好多企業剛剛結束100毫克指標,緊接著我們就面臨50毫克,50毫克指標對于發電廠意味著什么?不僅僅是催化劑簡單加層的問題,還要對等離子點火等等,對鍋爐系統升級改造才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對于脫硝來講,近零排放50毫克也是很容易達到的。
第二個是粉塵,近零排放指標要求煙囪入 口粉塵10毫克,個別企業已經提出5毫克的標準和追求的目標,這5毫克包含了排放煙氣中鍋爐燃煤產生的粉塵以及整個環保系統,特別是濕法脫硫攜帶的石膏粉塵總和,不超過5毫 克或者10毫克,這個標準能不能達到呢?中央電視臺和各大媒體都在宣布,我們一些重要的和大型的示范工程已經通過了驗收,我們在粉塵的排放上,從原來的100毫克、80毫克到現在的5毫克,我們確實是有了一個明顯的進步,但是我在這里要跟大家交流的一點是,我們環保的目標是要完成整個大氣的治理,那么我們還有好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比方說現在常用的脫硝辦法是采用釩鈦類的催化劑,使用壽命兩萬四千小時,可以經過一次再生處理,它的使用壽命也不會超過五萬小時,釩鈦類催化劑作為有毒有害物的處理, 現在還沒有政府和行業規定的處理辦法,也就是說未來兩三年和三五年之內將有大量的釩鈦類催化劑要從脫硝裝置上退下來,怎么處理?我們治理了煙氣中的氮氧化物可能又帶來 了另一種污染,這是一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除塵,現在業界普遍采用的除塵技術,5毫克或者10毫克除塵技術,是濕電除塵,一種是水平式的、臥式的,還有垂直式的,我們叫立式的。其實是電除塵器演變 而來,我想說的是,我們整個環保行業都在想辦法,按照政府的要求,按照近零排放的要求,現在沒有經過一個很好的試驗,或者說我們還沒有經過專業的評價就已經把它用在工業產品上了。那么它到底能不能行,它的使用壽命如何,它未來長期運行當中會帶來什么影響,這個可以說我們都不知道。那么這就有一個問題,我想說的,實現藍天不僅僅是我 們民眾的要求,也是我們作為環保企業追求的一個目標,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包括我們的環保企業也好,包括行業協會也好,包括民眾也好,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游戲規則,要有一個標準,才能逐漸的通過由點到面,比方說我們的粉塵,其實在這里可以告訴大家,在20毫克以下的粉塵測量到目前為止還找不出來很精密的儀器測量它,也就是說它是20毫克 、18毫克誰也說不準,但是它的趨勢是下降的。所以我想近零排放對于環保企業來講我們是非常支持的,也是參與的,但是我們在呼吁行業的規范性,呼吁技術標準的規范性,呼吁檢驗標準的規范性。用一把尺子,一個標準,規范這個行業,才能夠減少我們的重復投資,才能夠保證近零排放指標的真正實現。謝謝。
■駱建華(環境商會秘書長):謝謝顏總,你講的大家聽的很投入。實際上我對近零排放這個問題也一直很有疑惑,剛才姜教授說了,國家要控制煤,后果煤電怎么辦?煤電 提出來我要近零排放,我搞煤電沒問題,可以零排放。于是從浙江開始,從神華開始,現在開始已經成了燎原之勢,這就帶來很多問題,我更多考慮的是成本問題。剛才你講了脫 硝催化劑將來處理的問題,當然張總他們也開發了一個很好的技術,在指標上已經有所突破了。我也講個觀點,我們國家現在一方面是治理不足,或者是低度治理,另一方面,過度治理,包括水,有的地方一窩蜂,四類水。所以這樣的過度治理,無論是經濟成本也好,各方面也好,是否能解決問題。所以我還是提出適度治理的問題,在現有經濟條件下應該采取什么標準。柴院長點評一下。
■柴發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我也不是點評。近零排放之所以現在比較熱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確實是技術上有進步,這個技術上的進步包括張總和其他的一些 單位他們開發了一些相應的超低排放技術,雖然無法確定現在的監測方法適用不適用,但是目前的監測方法前后對比的話確實各種污染物的脫除效率大量提高了,這是技術上的突破。二是政府的推力,能源局和環保局前段時間發布了要試點和推廣,對電廠進行改造,用類似的近零排放技術,燃煤電廠達到天然氣電廠的標準并且改造,他們有一些計劃。所以在這兩個合力作用下,目前總體來說,近零排放的進展多技術并舉,大家都在尋求最關鍵的技術、投資費用最低的技術。因為畢竟這種提高它的邊際成本,按通常來說大的多,但是如何降低這個邊際成本就成了大家競爭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有各方面的競爭。
我個人對近零排放的一個觀點是,我們還是應該支持近零排放這樣一個概念,讓我們的電廠向著更清潔的方向發展,即符合我們現在污染控制的要求。雖然姜教授剛才說2015 年可能煤就是頂點了,但是畢竟煤炭消費量還很大,由于燃煤帶來的污染也相當嚴重,所以我覺得更清潔的排放,包括電力系統,是我們所追求的方向。但是我也要說一句話,實際上我們電力行業現在在污染防治方面確實走在重點行業前面,如果說我們的建材行業,我們的鋼鐵行業,我們的玻璃行業,包括我們的中小鍋爐,都能像電力行業這樣,去挖掘 更有效的技術,更清潔的技術,對我們污染防治來說是一個好事。所以我覺得電力帶了一個好頭,但是我希望近零排放,或者說超低排放這樣的概念能夠在我們各個行業里都能展開來,而不僅僅是電力行業。因為從全社會來說我們要算一個總賬,我們每降低單位污染物,每改善一定的環境質量,到底全社會的代價是多少,是要算一個總賬的。
總結一下,我認為電力行業超低排放是方興未艾,但是我們更期待的是所有的重污染行業都能像電力行業這樣發展更清潔的生產技術和更好的控制技術,我就說這么多,謝謝大家 。
■駱建華(環境商會秘書長):柴院長說了,現在電力行業走在前面,提出了近零排放的問題。非電行業,用煤的其他行業現在產量落在了后面,正好也有一家公司恰恰關注 的不是電力行業,是建材、有色金屬這樣一些高耗能行業用煤,它過去都是散煤,它帶來的污染肯定更重。他們怎么樣把這個煤也做到了清潔利用,請科達潔能的朱總說說。
■朱亞鋒(科達潔能董事長秘書):謝謝大家!我是科達潔能邊總的助手小朱,今天很榮幸參加這個會議。關于近零排放,最近也一直在研究,我提三點內容。
一、是對我們所有環保企業的機會,在座很多企業是做脫硫脫硝的,技術在升級,更高的標準帶來更大的機會,希望我們把握住這個機會。
二、近零排放這個詞是中國很有特色的詞,我們不能太較真,如果太較真近零排放是要小于1,那是不可能做到的。在中國來講,通常默認天然氣就是零排放,現在電力領域很 創新,提出了近零排放,燃煤發電排放標準達到天然氣的排放標準,工業領域一直是氣化,我們也是天然氣二級標準。之所以說很有中國特色,你說天然氣是沒問題的,我也逼著自己往這里面套。
三、這里面有多種色彩,對于我們來講,一些電廠之所以要推近零排放,首先如果我們考慮一個問題,因為現在國家提出以空氣質量、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會不會帶來很顯 著的環境改善呢,我覺得火電排放未必會帶來這么大的改善。比如說我們這邊有一個統計,我們對陶瓷行業非常熟悉,陶瓷產區在各個省空氣質量排名里面基本上都是在最后面,我想這也是建材行業很普遍的一個特征。這些地區把火電做到近零排放會不會大幅度改善空氣質量呢,我想是未必的。但為什么這么提呢?這里需要政策松綁。過去幾年我們過于強調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這肯定是對的,但實際上你按照最新的政策要求,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應該是這么大的煤炭存量下更重要的政策方向。因為我們實施了總量控制相當于把人都綁住了,受不了了,說我有天然氣的標準,我來近零排放,把屋頂蓋住了,我現在能不能打開窗戶,對于我們工業領域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
我前幾天也在廣東環保廳跑發改委,通過近零排放希望讓他的火電項目能夠得到審評。據我所知,現在還是沒有突破這個障礙,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突破這個障礙,一方面各 個地方煤炭的指標需要控制,但是另外一方面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也需要支持。這兩個目標之間怎么去協調,我們在跑的煤炭指標是什么呢?我們面臨很多建材行業用戶,他一年平均用了100萬噸煤,改成我的方式就變成地下的轉到地上,黑戶口要轉正,我也面臨煤炭指標的問題,所以我們也要靠近零排放的方向。我想近零排放這個詞是非常有中國特色非常好的一個詞,這個詞讓我們思考過去這種很單純的煤炭消費總量指標控制,每個企業在一個項目落地之前都要去跑煤炭指標的方式,我想這里面更多的是政策上的思考。這是我想說的三點,謝謝大家。
■駱建華(環境商會秘書長):謝謝,煤炭自控制以后煤炭指標開始搶手了,電力行業提出了近零排放,其他的非電行業也要用煤制氣,或者天然氣,或者煤氣,這倒是一個 好的辦法。剛才柴院長說的,不平衡,電力行業搞的干干凈凈,但是其他行業一塌糊涂,比如鋼鐵、水泥、陶瓷,那你說大氣質量能改善嗎?還有平衡的問題,張總,對你的公司不太熟,看看剛才大家的話題你有什么看法?
■張素偉(億利能源總經理):謝謝,參加今天的會議很高興,也認識了各位領導。我給大家稍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億利能源是內蒙古的一個企業,這個企業最著名的不是 能源方面,最著名的是治沙,全球治沙領導者,庫布旗沙漠。這是我們中國在國際上獲得聯合國頒發的環境獎,所以對中國來說影響也比較正面。億利能源是億利資源集團下面的一個上市公司,這么一個關系,我是這個上市公司的總經理,它這塊的業務主要分為幾個方面,剛才大家談到的,包括煤化工、煤礦,包括原來還有醫藥,這是它的主營業務,這是在之前。從去年開始我們積極轉型,我本人加入公司時間不太長,一年多,不到兩年,公司正在轉型,從一個煤炭的傳統企業轉向清潔能源,總共做了三件事,煤炭本身的生產開發,包括煤化工,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去看,資料很全。我們為什么參加這個會呢?
第一,我們正在做煤炭清潔利用方面的公司,今年我們收了一家公司天立能源,這家公司主要是做鍋爐的,而且定位細分市場是工業燃煤鍋爐,我們目前想發展的還有三廢治 理,廢水、廢氣、廢渣,我們也成立了一個公司。今天為什么這么高興,以后大家肯定還有機會再次見面。還有智慧能源,我們定位為智慧能源網,和北交大成立研究中心,和他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我們今年就會有項目落地,整體上講就是能源以后的淘寶網,這是我們大概的規劃。公司的情況大概是這樣。
我給大家再講講我個人的觀點,提到霧霾的情況。關于近零排放,從我們民營企業來講,我干民營企業一段時間了,成本經濟效益,我覺得不論怎么講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從目前來看,我們和神華有一個合資電廠,神華電力,在內蒙,從我們本身來講,達標這是我們的第一追求,至于后面能不能達到近零排放,或者更低的排放標準,我們肯定有動力的,我們會關注,但是如果說像成本增加30%的話,對我們來說挑戰還是非常大的。因為這30%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經濟情況,如果增加30%你的效益沒有增加,而且面臨著后面更加波動的燃料供應的話,這塊壓力還是非常大的。億利 能源原來主要搞資源,我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東西。
電廠的主要成本是資源煤炭,中國的煤炭大概占67%,甚至70%,能源一次消費結構比例里面可能會有調整,但是根本性改變不了,所以我們一直在強調煤改氣的情況其實是實 現不了,我們中國的粗略統計,這個數據可能不準確。如果我們把所有目前中國產的氣,包括進口的,包括自己產的,包括轉化部分,如果所有的加起來,全部用在一個指標上,我剛才講的工業燃煤鍋爐,把所有的氣加起來,只夠中國的工業燃煤鍋爐10%的需求量。所以從這個道理來講,短期大家實現煤改氣什么的基本上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現在定位還是煤炭的清潔利用,煤炭清潔利用肯定是方向,而且我個人認為至少十年內不會變化。因為中國雖然頁巖氣世界儲量第一,但是從管網各個方面來講都不具備商業運營條件。所以從根本來講,煤炭的清潔利用會有一個比較中長期的良好發展局面,大家可以關注。
對我們來講,我們是這么一個狀況。我們的工業燃煤鍋爐改造是對標天然氣標準的,我們在氮氧化物排放上是要優于天然氣標準的,因為我們是低碳燃燒,溫度控制在900度以 下。所以在處理過程中第一效果還不錯,第二成本上偏低。再一個,我們主要的理念是要控制原料,我們現在兩個口,一個出口,一個進口。現在大家談的更多的是出口,你燒完了以后怎么辦,但是我覺得,比如說我們學習德國的技術,進口要控制,燃煤控制這塊很重要。低硫煤炭肯定是以后的稀缺資源,大家也可以關注。所以從低硫煤炭控制,因為我們擁有比較多的,大概50億噸煤,低硫煤炭是我們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我想強調的觀點,第一,控制燃料的進口,入爐前的燃料,加強后面這塊,后面這塊我們正在研究的, 也在和別人合作,我們肯定是新兵,我們不具備大規模開發新技術的能力,我們希望跟大家合作。剛才張總提到的新技術我非常感興趣,我恰巧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核心能力 出現這么大的技術飛躍。所以我們現在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脫硫脫硝一體化,目前這個項目已經在運行了,但是效果還沒有最后出來,我們預測可能到一月底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實地項目。
當然這個和我們沒關系,我們以后可能會合作。所以從我們來講,技術上很先進,對于我們這種不是以技術革新為主導的企業肯定不會貢獻太多的力量,但是我們會積極參與 ,如果有好的技術我們希望在我們的項目上能運用,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這個趨勢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近零我不敢講,最后肯定要達到越來越低的,這是大勢所趨。第三個,我希望大家有好的東西能夠一起分享,能夠運用在我們具體的項目上面。整體我們投資的所有燃煤鍋爐,我們規劃也比較大,希望能夠做下去。我們主要定位自己是蒸氣的供應商和服務商,我能夠和鍋爐廠合作,我能夠和脫硫脫硝廠合作,我能夠和資源方合作。我的主要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打造市場,所有以后我們認為比較好的工業園區,居民供暖,所有這些管道爐子,我們是BO模式,只要你這個項目不錯我就去幫你建,建完以后我擁有運營,我以后控制的就是管線市場,這個模式我想可能有些人會感興趣。所以從治理方面來講我們也在積極做貢獻,這是大概,占用時間比較長,謝謝。
■駱建華(環境商會秘書長):謝謝,最后我聽明白了,你是一個能源服務商。我們現在也談環境服務,你是能源服務,你提供的不是爐子什么的,你提供的是氣。
■張開元(國電清新董事長):我聽了顏總和柴院長的發言之后有些感想,完全贊成柴院長剛才提出來的,這是趨勢性的,確實環境污染走到這一步,煤炭是我們未來主要的能源方式,這個局面現在未來都沒辦法改變。所以面對它,我們只能想辦法讓它清潔化,清潔化兩頭:前頭是怎么樣讓進口清潔,從煙氣治理角度講,怎么樣讓它的出口清潔。剛才顏總提到了,我跟顏總是同行,都是做煙氣治理的,他講的情況我非常贊成,贊成在常規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技術進步這件事情是很麻煩的事情,串一個糖葫蘆,一個設備再套一個設備,再加一個設備, 這就做不下去了,承受不了。我剛才介紹的產生了一個新的技術,肯定不是一天誕生的,我們十來年的研發,在十年連續開發的基礎上誕生的。簡單說就是這么一個情況,為什么大家不理解,說怎么可能?其實就是在原來的脫硫塔內部,把脫硫塔的芯給換了,別的地方基本上不用動。僅僅換了一個脫硫塔的芯,就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標,不僅僅達到35毫克,我們最新簽的合同是20毫克,20毫克可以做到,我在實驗室做的是10毫克以下,大家說這么高的情況那是什么樣的情況,我和大家說,能耗和原來的情況是差不多的,由于采取一些措施,我們在運行的這套裝置,實際能耗比原來低了,下降了,不是上升了。當然不是這個技術本身導致的,是因為整個原來的裝置都有大量的節能和優化空間。現在節能我覺得我們提的不多,今天都在談環保,我想說兩句節能。實際上環保改造最大的麻煩是投入太大,能耗太高,不斷加設備不斷加能耗,現在整個脫硫占發電廠裝機1%耗電,到1.5 之間,1到1.5,各家情況大小機情況不一樣,通常情況下運行1.1、1.2是可以的,改造以后,按照常規技術,這套技術改造下來超過2,這個數很大了。我剛才告訴大家,我們用一個新的技術換下芯的技術,最后連除塵加脫硫加在一起,還是在1.1以內,1.0多一點這樣的范圍內,而且這是保守的,還有空間可以降低,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技術的進步我覺得就應該盡快的去把它推出來。我有點著急的心情,能夠盡快的把它推出來,不要讓大家再花那么多錢一個一個串糖葫蘆了,這不是辦法,脫硝也是這個問題,兩個指標解決了,氮氧化物怎么辦?在這個塔里還有可以解決的,但是需要點時間,我想不光是我,還有很多兄弟企業,都在開發這個技術。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脫硫、脫硝、除塵、重金屬,這四個都是可以一體化完成的。知道這確確實實還有一個艱苦的努力的過程。謝謝。
■姜克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第一個,未來煤炭的命運取決于我們最終環境的目標,APEC藍大家可能很滿意,但是APEC藍不是我們的目標,因為它還是超出了 我們WHO二級標準,如果我們要達到現在像美國歐盟15PPM,那個時候對煤炭的整體定義我們需要重新評估,到底做到什么樣的程度。但是總體上清潔煤肯定要做的,在短期,包括十年十幾年時間內這是大的方向,但是投資者要有自己的評估,投資是按照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第二個,剛才幾位談到了,如果煤炭峰值達到更多是在壓煤,其他的不容易做到環保的,環保標準很難達到,但是電力工業自己需要關注的問題是,我現在非常擔心,這兩年產能過剩大部分是高耗能行業。
■駱建華(環境商會秘書長):謝謝姜教授。給一個問題,看看誰提一下。
■提問1:張總您好,我是新浪環保的張麗,我有兩個問題。霧霾這幾年特別嚴重,我想了解一下,大氣污染治理出了新的修改,取消50萬元罰款上限,這對企業有什么影響。第二個,北京順義明年投資77億元治理大氣污染,這個對企業又有什么影響呢?謝謝。
張開元(國電清新董事長):這個問題應該由柴院長來回答。
柴發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大家知道,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今天人大常委會正在討論大氣法的修改,所以我今天下午的報告也會給大家講一點大氣法修改的 事,因為我從06年就一直參與這件事情,已經八年了,總算是今天人大常委會討論了。這次大氣法修改最大的亮點是加大了對于違法的處罰,這個處罰已經做到了上不封頂。也就 是說一個企業他對環境造成損失,我們要讓他的損失三到五倍甚至更高,對他處罰,所以沒有上限。第二個,把4月份頒布的環境保護法中間按日計罰具體化了,特別是一些企業進 行處罰以后他還不改的,要進行按日計罰。這樣的話對于違規企業來說肯定是大大增加了他們的成本,這是肯定的。但是違規就要付出代價,這也是必須的。所以我覺得從這點來 說,一個企業要合法經營,特別是在環保上面,按照排放標準,按照總量指標,按照排污許可證給你規定的這些排污方式、排污總量以及排污濃度進行排污的話,你就不會受到懲 罰。但是相反,你如果要向社會挑戰你就要付出代價。我主要是回答這個問題。
至于你剛才說的,不光是順義,不光是北京,全國,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的投入是非常非常大的,巨大的一個數字。雖然中央財政2013年拿出50億,2014年拿出 100億,支持重點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但實際上每個地方污染防治的投資比這個要大得多的多,今天咱們這個會主題挺好,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在環保方面,我們不愿意看到這種 情況,污染很重,我們也不愿意環保產業是一個大的賺錢的行業,但是確確實實,現在污染這么重,各個地方這么大的投資額,對于環保產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會,這個 發展機會一方面是你們技術提升的機會,一方面也是你們給社會做貢獻的好機會。謝謝大家。
■駱建華(環境商會秘書長):謝謝,最后簡單小結一下。剛才說今天人大常委會在討論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法,去年國務院搞了“大氣十條”行動計劃,今天我們在臺上也在討論超低排放技術。那么一部法律,一個計劃,一個技術,能不能讓我們消滅霧霾迎來藍天呢?我想這個問題今天沒法回答,等明年這個會議這個時間我們給這個問題找到答案,謝謝大家。
注: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閱
 |
組委會聯系人:曠敏、陳璐璐
電 話:010-84640865轉611、612
傳 真:010-84649343
郵 箱:km813@163.com、cll@cecc-china.com
微信公眾號:全聯環境商會/cecc-china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安慧里四區十五號中國五礦大廈1615室(100101) |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无码aⅴ嫩草|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久久99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九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一级毛片|
日韩成人大屁股内射喷水|
日韩精品系列产品|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精品系列|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永久网址|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国产精品高清全国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