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6日電(記者江國成、陳晨)記者6日從第一屆中國國際廢紙利用大會獲悉,在政策扶持和較高價格的影響下,我國廢紙年回收利用量高達4300多萬噸,相當于每年少砍伐1.3億立方米的木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的效果顯著。
商務部流通司副司長王旭斌介紹,隨著我國日益重視紙張回收利用,去年我國廢紙回收量達到4347萬噸,同比增長17%。大量廢紙的回收利用減少了森林砍伐,彌補了我國森林資源的不足。
據中國造紙協會介紹,廢紙資源已成為我國造紙工業的主要原料。去年,我國消耗紙漿9044萬噸,其中包括5660萬噸國產和進口廢紙紙漿。我國年進口廢紙2000多萬噸,是木漿年進口量的一倍。
相關研究表明,全球范圍內廢紙供給有限,隨著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對廢紙需求的增長以及交通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國際廢紙價格可能會上升。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年發布的《造紙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我國紙及紙板的生產和消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造紙業發展面臨的資源、能源和環境的約束日益突顯。今后將擴大國內廢紙回收利用,培育“節約用紙、適度消費、循環利用、綠色低碳”的紙張消費觀。
業內專家指出,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需要制訂、完善廢紙分類標準,以便利貿易,提高廢紙的利用價值。目前,美國、日本和歐盟分別將廢紙分為51類、27類、57類。
來自商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及業內專家的信息表明,我國廢紙回收利用行業還面臨監管不到位、市場秩序較亂、國家廢紙回收標準難以執行、居民分類意識不強等問題。
國際回收局紙張分會、美歐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環保行業協會和廢紙回收利用企業代表出席了會議。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