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環保部網站公布了《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要求,對于未來可能出現的嚴重空氣污染,應及時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各地要制定包括緊急關停排污設施等在內的嚴重空氣污染的應對方案。
應建立部門間會商機制
細顆粒物就是PM2.5,根據該《政策》,環保部門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定,開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與評價,建立部門間氣象條件與空氣質量會商機制,對于未來可能出現的嚴重空氣污染,應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除首次在政策中確立大氣污染預警制度外,也對應急措施進行了規定。《政策》要求,應根據當地細顆粒物來源和污染源分布情況,制定嚴重空氣污染應對方案,包括緊急關停的排污設施名單、敏感人群防護方案、不適人群治療方案等。
《政策》要求,應將老年人、中小學生、體弱多病人員等作為敏感人群,及時發布個人防護建議,包括減少戶外活動、關閉住所門窗、停止體育鍛煉等。
總量控制納入監測考核
《政策》同時要求,應將制定城市建設規劃作為防治PM2.5污染的重要手段,合理設置公共交通系統。各地同時要對PM2.5進行總量控制,納入污染物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在城市密集區域,還應開展城市間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
在PM2.5污染防治目標上,到2015年要建立有效的排放監控機制和考核機制,基本建立起重點區域PM2.5污染防治體系,并逐年減少PM2.5排放總量。到2020年,建立區域層面大氣污染監測、評估、監督體系,PM2.5排放總量下降。
該《政策》的公示期截至3月4日。(記者金煜)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