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山西省經委發布消息,今后,山西省將運用與環境相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重點對我省的煤炭、焦炭、冶金、電力、煤化工等傳統產業進行提升、改造。
據介紹,循環經濟是減少廢棄物排放量,并使廢棄物資源化和再利用的經濟形態,是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和更多勞動就業的先進經濟模式。循環經濟就是保護環境的經濟。我省運用循環經濟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重點是煤炭、焦炭、冶金、電力、煤化工等行業。
煤炭行業:在關閉部分小煤礦的同時,實施資源整合,對現存中小煤礦進行重組改造,推進機械化開采,提高煤炭回采率。大型礦井建設項目要與洗選、延伸加工、資源綜合利用同步實施。鼓勵煤炭企業實施煤炭洗選加工,對洗選出的洗中煤、煤矸石建設綜合利用電廠或開發建材產品,開發利用礦井水洗選煤,洗選用水要實行閉路循環利用,實現對煤炭“吃干榨盡”。
焦炭行業:重點是焦爐化產的回收利用,加快產業鏈延伸。重點延伸三個鏈條:第一個鏈條是焦爐煤氣制甲醇及其深加工項目,第二個鏈條是粗苯精制及深加工,第三個鏈條是煤焦油深加工,實現焦油、粗苯、焦爐剩余煤氣完全回收利用。
冶金行業:鋼鐵工業在關閉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高爐的基礎上,發展一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大型鋼鐵企業要配置高爐煤氣發電,推廣余能、余壓、余熱回收利用技術,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實施連鑄連軋,降低能耗,建立高爐、轉爐冷卻水循環系統,降低水耗;煉鐵煉鋼廢渣要全部利用為水泥或其他建材產品。鋁鎂工業要大力發展鋁鎂合金深加工產品,形成全國鎂及鋁金屬加工產業基地;支持氧化鋁企業做好赤泥加工建材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工作;進一步推進原鎂冶煉生產過程中鎂渣的綜合利用。
電力行業:要堅持“上新上大”與“關小改舊”并舉、發展新型電力與保護環境并重的原則,建設大型坑口電廠。對燃煤電廠采用高效脫硫、除塵、脫硝治理措施,降低SO2
等污染物的排放量;積極采用空冷機組,減少用水量;推進電廠全部建成粉煤灰綜合利用設施,實現當年排放的粉煤灰全部利用;發展一批洗中煤、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和熱電聯產項目;積極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沼氣等新能源發電項目。
煤化工業:要圍繞產品鏈主線,突出產業鏈延伸,加快特色煤化工園區建設,實現煤化工產業集群發展。通過產業縱向延伸、橫向拓展和就地循環,實現原料、產品互聯、能量統籌利用,提高技術密集度和附加值,建立多聯產能源化工系統,建設循環型新型煤化工產業基地。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