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02:22:48
昨日(2月26日),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清泉在潛江市和武漢市漢南區調研。他強調,要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著力推進“兩型社會”建設。
羅清泉深入潛江市華山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實地察看蝦殼素加工產業的生產流程,詳細詢問企業銷售收入、市場份額、研發能力和蝦殼素項目二期工程的開發前景等。得知公司蝦殼素深加工項目每年可消化2.5萬噸蝦殼,提煉1000噸氨鹽等高附加值產品,新增年產值3億元,羅清泉對公司對廢棄的蝦殼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小龍蝦產業的深度開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表示贊賞。
羅清泉冒雨來到武漢市漢南水產板塊健康養殖基地,看到統一規劃、統一開發、集中連片、標準建設的數萬畝水產板塊基地,聽說該區不斷創新農業發展模式,推廣規模種植養殖,積極推行節約型、清潔型、健康型、循環型農業生產方式,著力構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農業產業鏈,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循環農業示范區和健康水產生產示范區,羅清泉給予了充分肯定。
羅清泉指出,農業循環經濟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對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促進農業循環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當前應加強政府引導。
各級政府應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作為各地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充分發揮引導和推動作用。要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的宣傳力度,使農業循環經濟理念深入人心;要扶持一批農民率先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搞好典型示范帶動,激勵更多的農民自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要通過制定規劃、科學分工、明確責任,有序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羅清泉強調,要通過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力和水平,促進農業產業之間、農業與工業之間、農業企業與其他企業間的循環,重點開發糧油和水產品加工產業,帶動相關產業良性發展。要著力抓好“五大體系”建設,以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為重點,構建“兩型社會”現代都市農業產業體系;大力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構建“兩型社會”農業資源節約體系;圍繞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兩型社會”農村生態保護體系;以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為目的,構建“兩型社會”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保證我省農業與時俱進,構建“兩型社會”制度創新體系。
省委常委、秘書長李明波,省政協副主席陳柏槐,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