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新聞網訊(記者盧文華 通訊員王校泉)用鎮海煉化出來的“廢料”——液體硫磺,作為巍華化工公司生產硫酸的原料,而硫酸又是新福鈦白粉公司生產鈦白粉的原料,新福鈦白粉產生的廢硫酸又可以給磷肥廠生產磷肥。同時,巍華化工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量,可并入園區管網,供其它企業使用。通過上述的循環產業鏈,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達500多萬元。
在寧波化工區,像這樣“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的產業鏈比比皆是。近年來,根據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寧波化工區以煉油及乙烯為龍頭,劃出石化源頭產業、合成材料產業、高分子產品產業和精細化工產業四個產業區塊。在引入項目時,實行選商引資,重點考慮循環鏈的需要,而對非循環鏈和污染嚴重的項目則不予引進。如此注重產業鏈打造和循環經濟發展,在為化工區帶來巨大生態效益的同時,也初步探索出園區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寧波化工區打造獨具特色的區域化學工業產業鏈,是我區近年來致力于發展低碳循環經濟的一個縮影。在人們的印象中,鎮海是個能源、化工等“高碳產業”聚集區,生態環境不容樂觀。為改變人們對鎮海的老印象,推進國家級生態區創建,我區近年來鐵腕整治、超前規劃,制定實施了發展循環經濟的“213行動計劃”,全力推進高碳產業走上低碳之路。
所謂“213行動計劃”,指的是通過3年努力,建設2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建成10個循環經濟重點項目,打造30家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到去年底,共有91家企業完成審核驗收,合計每年可節電6350萬度、節煤48078噸、節油5272噸、節蒸汽72386噸、節水68379萬噸,累計每年可節能6.84萬噸標煤,可減排SO21.32萬噸、COD106噸。今年我區又安排21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將在11月初進行驗收。
清潔生產工作在為社會帶來巨大環保效益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以寧波化工區為例,通過對已形成產業鏈的15家化工企業統計,每年在削減有機廢氣排放量1.5億立方米,減少廢渣排放2.4萬噸和廢水排放100萬噸的同時,還能每年增加1.2億元的經濟效益。
在各種政策措施的激勵和倒逼下,作為第一批省級開發區污染整治區域的寧波化工區、鎮海經濟開發區,于去年底通過省級摘帽驗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昔日的寧波化工區已發展成基礎設施完備、企業環保信用良好、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的產業聚集區,先后成為省級、市級的生態化改造、循環經濟試點園區,現在正逐步向“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園區邁進。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