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水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資源。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但由于歷史、經濟等原因,城市環保設施建設滯后,水體污染十分嚴重。為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水污染問題。按照“誰污染、誰付費,誰投資、誰受益,誰經營、誰負責”的原則,解決水污染問題的關鍵在于污水處理水價問題。
污水處理水價的構成
污水處理成本包括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資及運行維護成本以及政府對以上設施和運行的監管成本。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網投資和運行維護主要由政府負責,因城市布局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不同城市的排水管網投資和運行維護成本也差異很大,本文對此不作詳細討論。
本文將重點討論的是污水處理設施投資及運行維護成本,近十年來,國家開始對城市污水處理進行市場化改革,鼓勵企業參與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資和運行,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向企業支付的污水處理價格應包括污水處理設施投資及運行維護成本和企業合理的投資利潤,這也是本文所指的水價。
目前污水處理市場化運作的模式主要有BOT、TOT和托管運行,其中,BOT和TOT模式需要企業進行投資,水價需包含合理的投資利潤;而托管運行不需要企業投資,水價只需包含一定的運行利潤即可。
這里,我們以南方某城市為例,通過以下兩表具體介紹BOT/TOT模式以及托管運行模式水價的具體構成:
表一:南方某城市BOT/TOT模式污水處理價格構成
表二:南方某城市托管運行模式污水處理價格構成
注:以上費用按一級B加消毒的排放標準,污泥處理免費運送到垃圾填埋場填埋計。
探討
目前,國內各城鎮污水處理價格差異較大,社會各界對污水處理價格的爭議也比較多。作者認為,一個城市的污水處理價格是否合理,主要與以下幾方面相關:
1. 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工藝,規模,管理水平及標準。
2. 城鎮污水處理執行的的標準、法律法規和水務行業綜合管理水平及社會物價水平。
3. 根據以上實例可以看出,因投資產生的成本占城鎮污水處理廠水價的50%以上,因此,污水處理設施投資的主體嚴重影響污水處理廠合理的水價。
4. 以上實例所描述的污水處理價格沒包含排水管網投資及運行維護成本,粗略估算排水管網污水泵站提升運行維護費費、污水處理設施污泥處理設施的投資和運行維護費及政府的監督檢查管理費約為1.80-2.5元/立方米(不包括排水管網投資)。
5. 污水處理行業是公共設施運行行業,參與的企業無法控制污水處理量,也就是說污水處理企業無法像其它市場化的企業一樣通過自身努力去提高企業收入,因此目前國內許多BOT/TOT協議規定了一定的保底水量,社會各界對此爭議也較大,但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目前我國向城鎮居民征收的污水處理收費普遍為0.80元/立方米,隨著城市污水處理率和污水處理出水排放標準及污泥處理標準的提高,目前的收費標準是不能完全涵蓋污水處理成本的,很多地方政府以為開征了污水處理費政俯就甩掉這個包袱的觀念是不現實的,因此,按現階段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費普遍征收標準下,政府財政必須予以補貼。
污水處理市場化運作才有盈利的要求,水務行業盈利的多少是大家討論最多的問題,政府應該根據水務行業的特點利用水務行業的利潤率這個杠桿來調控水務行業的市場盈利的水平,因此政府物價部門要組織行業的專家制定一套完善污水處理水價的計算系統供各地政府和水務服務供應商執行。污水處理水價的計算結果向社會公示,老百姓也明白,即解決城市污水處理體系正常運行的資金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節水觀念和社會責任感。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中央政府對落后地區的支持應該重視環境保護的投入,只有經濟建設和環保建設同時抓才能真正的體現中國社會科學發展。作者認為,我國污水處理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加快建立、完善我國城鎮污水處理收費體制及成本核算體制,保證污水處理企業合理的利潤。只有這樣,才能吸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的污水處理行業,提高污水處理率,改善環境,確保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作者:李平)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