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綠色編者按】
3月27日,以“新挑戰、新機遇、新模式”為主題的2009城市水業戰略論壇在北京國誼賓館正式開幕。城市水業戰略論壇是由清華大學和中國水網聯合舉辦的一年一度的交流大會,匯聚了水業高端的各路精英,水業人士一同分享資本操作的最新動向,共同探尋新形勢下的水業投融資之道。
狐綠色頻道作為國內最大的門戶網站專業頻道將全程參與該論壇的直播。
發言人:
文一波 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主持人:(張麗珍,中國水網總經理):各位嘉賓,各位代表,下午好。下面我們開始下一個單元的演講,首先請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文一波先生演講,他的演講題目是“延長和優化產業鏈,抗擊金融危機”。文總是北京桑德集團的創始人和總裁,同時,文總也是全國工商聯環境企業社會的會長,也我們比較有代表的民營企業家之一。下面有請文總。
文一波:謝謝各位代表。這個題目出得很大,我還沒這個能力抗擊金融危機。有一個PPT今天內容好多不是我想講的,寫了很多理論上的東西,我理論水平比較低。我就談一下,我結合我十六年來做企業的一些心得。我想結合這個題目,我們企業發展過程中,談一下產業鏈和目前經濟環境的銜接。
首先環境服務業產業鏈,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包括技術服務,投資、設計、設備制造、工程和運營。我們今天參會的應該是這個產業鏈環節的很杰出的企業。我們這個企業是在目前基本上都涉足了,研發、設計、工程、投資、制造,已經形成了這樣完整的產業鏈。但是這個鏈其實不是我們主動形成的,是一個被動形成的過程。我國剛開始前面的時候,可能在座的也有小型的公司。
正是比較小的公司,也只能做比較單一的工作,就是做一些技術的設計、技術服務,畫一些圖紙,委托加工,然后銷售產品,基本上是比較單一的小的公司。后來為什么會逐步發展成產業鏈比較完整呢?我自己總結出來,還是被市場所迫,特別是我們小型企業,擁有的資源有限,可能在做的過程中,就想尋找一些商業機會,1994年成立的時候,基本上是小型工業廢水,后來逐步擴大,幾十萬到幾百萬,現在做的工業廢水大的到了差不多一億了。
一方面因為我們國家的產業在集約化,像過去可能幾百萬算鋼鐵產量比較大了。環境里面也基本上類似,隨著產業的成長,我們也在發展。在90年代末期的時候,我們特別地羨慕一些市政領域的產業鏈各個環節,包括設計、研發的,包括工程的一些單位,我們很想進入,但是沒有機會。那我們就開始做設計,做研發,那個時候是想努力,怎么突破這個領域。但是沒有成功,后來在1998年的時候,我們在尋求其他途徑,就是商業模式突破,1998年我們就提出,用市場化的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最開始在北京,然后經過很多過程,最后做了污水處理廠,也是北京第一個。
進入北京市場的過程,特許經營的一個門外漢,包括一些政策,法律上的空白點做研究,在座的很多咨詢機構,我們就進入了投資的領域。同志這樣項目的投資,當時資金是發展的困境,特別是一個民營企業,規模很小的民營企業,怎樣去發展?這個過程中就在琢磨怎樣發揮資本,怎么把產業和資本相結合,后來成為上市公司這樣一個過程。我們從單一的設備,單一的環節,做服務的時候,后來拓展開。1997年的時候,推出一種新的模式。這樣市場接受了你,進入了市場,給我們鍛煉的機會。后來我們也逐步理解,也不是簡單的工程承包,特別是當三兩個項目做到,甚至我們每年的預期項目差不多做到四五十個的時候,就發現不是派幾個人,或者靠某些領導就可以的。我們逐步逐步在提升。
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我們產品的質量,包括技術水平,其實都是很低級層次的,因為我們委托的生產廠家,他們的生產能力很,不太重視,但是找大的企業也不可能。找的都是一些基本和自己同病相憐的企業,他們沒有很高的技術水平,也沒有很高的生產管理水平,再加上不重視,這種產品很難達到高水平。這時候我們就研究怎樣制造出水平和質量都比較高的,比較專業的產品。剛開始我們做產品的時候,自己在做機械設計,像這個東西肯定是非專業的。后來逐步逐步,當然也有市場機會,切入了設計制造領域,后來成立了這樣的公司,就是高水平的設計制造企業。基本上從無序的,到2001年的時候,就到了很高的設計制造的層次。
隨著項目的增加,我們現在差不多有50多個了,已經差不多60個億的投資了。從運營方面有比較大的提升。走了這樣的過程,基本就完成了這樣一個過程。我們企業,桑德取名是完美的意思,我們希望我們做的事情,包括我們做的事業都是非常完美。這是我們的目標,但是我們還沒有做到,我們始終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所以我們每個環節都在做,包括技術。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很少的技術人員,到隊伍人員數量質量在不斷增長。現在我們兩個博士后,有一批專職的博士研究生做水、做固廢。我們有一線設計人五六個人。工程管理隊伍也是從幾個人發展到工程管理,已經到二三百人。我們的產業實際上被動,最后到主動這樣一個過程。
產業鏈還是帶來很好的效果,首先我們市場的競爭機會來講增多了,因為現在市場上有做投資的,有做設備的,有做設計的。我們既可以做投資,也可以做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這樣首先市場的機會增多了。
第二,我們技術能力有所提高。體現在很多方面,在水價上,我們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的。價格在比較低的情況下,還能保證我們項目的回報。像我們兩個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都還不錯,我們的價格跟上午講的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們的營業額還是不錯。而且我們選擇的投資項目,自己認為各個環節設計都還是比較好。
同時,如果有一些特殊要求的時候,比如說現在要做節能減排主要的項目,我們都可以。我們最短的時候做三個多月,三四個月時間,從設計到結束,有做差不多半年左右時間,把一個城市污水處理廠,能做到供水。所以在這樣一個鏈條,對我們市場,包括競爭,甚至保證運營方面,能體現我們的優勢。對我們來講現在建設成本重要,運營成本更重要。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就一定要考慮工藝,考慮運營,考慮我們設備的更新和實行自用更新換代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我們有大量的實踐的機會,另一方面還是有很多的便利。
跟主題相關的,就是在金融危機下,產業鏈怎樣發揮作用?特別是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對我們來講不能說是優勢,今天上午城投的王總講了,作為那么大的國企,他們都感覺資金不足。
對于民營企業,資金更是我們的生命線。在這個時候,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我們是以資金為核心,我們的經營行為是以現金判斷我們的市場行為,首先是投資的控制,包括項目的數量,項目的規模和結構,都是以現金來控制的。特別是像上市公司,能夠保證得股東回報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加大了對社會,服務方面的一些拓展的力度。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己市場發生調整的時候,我們同時又迅速恢復市場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既能保證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保證對水務環境市場,特別是運用這樣一個機會,這樣可以比較主動地調整我們的結構。
最后一個方面,也是針對我們企業未來如何發揮我們產業鏈的作用,其實我們現在產業鏈的布局是好的,包括我們現在做的一些企業,有些并不一定就達到很高的水平,有些還是有差距。對我們來講,下面可能要做的,第一,要堅持完善產業鏈,已經走到這一步了,要走完整產業鏈這條道路。另一方面要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要做到比較高的水平。我們在這里強調,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環節,除了投資以外,都能進入國內行業的前三名,這是我們自己定的目標。
可能跟一些外資,或者央企可能還有差距。把各個環節的能力培養起來之后,怎樣整合這個環節的水平,發揮到最大限度的效果,這也是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因為這種項目,包括人數一多,環境本身的要求大大提高,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總之,我們也希望通過產業鏈,把這個環節做好,協同發揮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作用,最終使我們的企業能建設成為一個具備強有力的競爭能力的綜合性的企業集團。我是結合我們企業的發展跟這個題目講的。說得不好,請大家批評。
【現場提問】
張麗珍:桑德集團經過十六年非常穩健的發展,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產業鏈,也構成了桑德集團在水業,以及固廢行業非常強的核心競爭力,我們非常感謝文總給我們介紹的寶貴經驗。下面有兩個提問的時間。
提問:文總,您好,我是中國水網的記者。想問您一個問題,現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就是融資的問題,去年戰略論壇上談到了產業基金的問題,在今年的情況下,我想請您談談對現在產業基金的一些看法?謝謝您。
文一波:從目前的宏觀金融環境,應該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另外從政策的角度來講,過去我們國家產業基金是國家主導,國家在嘗試做這方面的工作,現在可能主要提倡市場化的方式來做。市場化的方式,有能力去融資,就可以去做你的基金,可以用公司的制度方式來做。在這種環境下,目前比較差的金融環境下,我覺得暫時要做比較大的會比較困難,但是并不排除未來基金的設定和在這個領域的機會。今天上午也講,相對風險比較小,可以集中的行業。我想包括在座的很多企業,比如有的做金融方面的,還有的做投資的一些企業,還是倡議大家不妨行業之間一起團結起來,共同通過資本的紐帶,基金是其中一個方面,我們很多企業,比如像通過擔保公司等都可以做,滿足行業巨大的現金的需求。
提問:文總,您好,我是來自廣東的,文總剛剛提到你的發展目標,除了投資以外,要發展成為全國三強以內,為什么您不打算利用這樣一個基礎,直接融資,利用這個平臺,也在投資方面走向前三呢?謝謝。
文一波:資本市場確實比較復雜,主觀是在努力,包括在上市公司,在國內和國外,為什么做兩個上市公司,不兩個合到一起,會更好。特別是在國際資本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要裝到一個公司里,勢力大了很多。這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方面是資本市場確實周期變化不是人為可以左右的。但是一個企業的發展,特別是自身的發展和自身的科學規劃,我們未來還是希望能充分發揮資本的作用,但是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自己做好主觀努力,把每個環節都做起來。當然做的過程中間,不排除通過資本的方式,作為紐帶,把一些同行業的優秀的企業聯合起來,這也是我們未來可能會考慮的。
提問:文總,您好。有個問題想請教您一下,桑德集團從原來最開始的時候,從工程類的公司,隨著整個戰略的發展,縱向發展的歷史中,我們也看到,現在逐漸在做設備生產,這兩種業態從商業模式上來講,對同一個企業有很大的區別,這樣的轉型對于桑德來講有什么能夠一起分享的經驗?謝謝。
文一波:其實不是轉型,我們的產業鏈,設備是我們其中一個環節,我們工程是自始至終在做,最開始設計的時候,是外包的方式做,但是真正開始做設備制造,完全正規做。并不是我們做水處理工程的人,后來做設備。因為也遇到一些問題,做工程的人做設備,結果發現這里面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我們過程中間,不是轉型的問題,我們工程也在做,我們現在湖北有個六萬畝的基地在做,現在一期大概八九萬,制造專業化的設備。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