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10:19:29
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
山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 山東省人民政府節約能源辦公室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
山東省財政廳 山東省建設廳
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山東省國家稅務局
山東省地方稅務局 山東省環境保護局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
(2008年12月26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快全省環保產業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環保產業的緊迫感 環保產業是國民經濟結構中為節能減排、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恢復、資源綜合利用提供產品(設備)和服務支持的產業。“十五”以來,經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我省環保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已基本形成包括節能減排、治理環境污染、綜合利用“三廢”資源為主要內容的環保產品(設備)制造、環保材料生產、技術開發、科研攻關、工程設計、咨詢服務等相配套的產業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節能減排、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工作的開展。但存在企業規模小,產品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規模經濟;產品附加值不高,技術含量低,沒有形成主導產品和拳頭產品;創新成果轉換率低,技術推廣慢,服務不配套,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環保市場需求等問題。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有效途徑,也是擴大內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必然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提高對發展環保產業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切實把發展環保產業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氣抓出成效,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突出重點,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 (一)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著力發展富營養化污染防治、污廢水回用、飲用水中有機物與微污染去除、高負荷生物脫氮除磷、高效厭氧好氧生物處理、高鹽度及難降解有毒有機廢水處理、污泥穩定化與資源化、河口與海岸溢油和化學事故應急控制等技術和裝備。開發適合農村低成本小型污水處理設備。 (二)空氣污染防治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著力發展燃燒過程中so2、nox同步控制與治理技術和裝備,大氣顆粒物和超細顆粒物的控制技術與裝備,300mw以上火電廠機組脫硫、可資源化脫硫脫硝、選擇性催化還原煙氣脫硝,工業排放有毒有害有機污染物、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控制技術,大型燃煤電廠鍋爐袋式除塵,柴油發動機排氣凈化、汽油車和摩托車排氣催化,室內空氣污染物控制與削減技術與設備等。 (三)固體廢棄物處理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著力發展垃圾分選設備、600t/d以上大型城市垃圾焚燒、焚燒煙氣和二惡英控制、2000m3/h以上填埋氣體處理與回收利用、200t/d以上中溫和高溫厭氧消化、30t/d以上回轉窯危險廢物集中焚燒、特殊危險廢物等離子體高溫處理等。 (四)物理污染控制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著力發展城市交通噪聲與振動控制、城市社區和建筑物配套設施噪聲與振動控制、聲源控制和低噪聲設備、電磁污染控制、光污染控制等。用于大型通風及空氣動力設備消聲的大型配套消聲器,用于工業噪聲控制的高爐冷風放風閥、高爐鼓風機放風消聲器系列產品、高速公路的消聲減噪設備、高爐煤氣均壓放散消聲器系列產品等。發展核、電磁輻射安全防護技術和裝備。 (五)環境監測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著力發展在線自動監測系統、危險廢物鑒別專用儀器、細微顆粒物和有機污染物采樣儀器和持久污染物、環境激素類、二惡英等污染物的專屬分析儀器與設備、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技術與儀器、污染源遠距離遙測系統、污染追蹤技術等。鼓勵發展室內污染監測技術和設備。 (六)環保材料與藥劑。著力發展膜材料與膜組件、耐高溫耐腐蝕的袋式除塵濾料、高效生物填料和專用催化劑、垃圾衛生填埋防滲材料等環保材料。著力開發和生產與污染治理設備配套的高效殺菌劑、滅藻劑、破乳劑、絮凝劑、清洗劑(低磷或無磷)、脫色劑、醇霧抑制劑以及氯氟烴替代品等環保藥劑。 (七)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工業“三廢”綜合利用方面,著力發展可燃廢氣(包括沼氣、煤礦瓦斯、煤礦乏風、焦爐煤氣、高爐煤氣、秸稈氣等可燃氣體)發電,煤矸石、煤泥發電,粉煤灰、脫硫石膏、煤矸石制水泥,化學工業硫回收,冶金行業轉爐、電爐鋼渣和轉爐煤氣回收等實用性強的綜合利用技術和設備。加快發展先進的余熱、余壓回收利用以及用量大、附加值高的工業廢渣生產新型墻材的技術和裝備。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方面,積極研究開發報廢汽車、廢舊家電和電腦集中拆解回收技術及設備。鼓勵發展廢塑料再生、廢舊輪胎及農業廢棄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廢干電池回收利用的技術與裝備。 (八)生態保護和治理的關鍵技術及設備。著力發展河流、湖泊的生態治理與修復技術,污染場地土壤和礦山廢棄地以及酸、堿性廢棄物堆場的治理與修復技術,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生產、加工技術及設備。 (九)潔凈產品生產的關鍵技術及設備。著力發展工商業和民用節電、節能、節水技術,推廣使用民用節水衛生器具、太陽能、風力發電、地源和海水源熱泵技術,大力發展潔凈涂料、油漆、家具,鼓勵發展各種低排放、低毒、低公害環境友好產品的生產。 (十)環境服務。著力推進城市污水、垃圾、危險廢物處理等環境設施建設運行市場化,工業廢水處理、電廠脫硫除塵設施專業化運營,大力扶持清潔生產審核、環境咨詢的信息和技術服務業發展,不斷完善全省的清潔生產和環境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全省環保計量器具檢定能力。支持運用電子商務技術建立全省環保產業技術、人才、服務、產品等系統信息平臺。 三、強化措施,推動全省環保產業快速發展 (一)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環保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以“末端治理”為特征的環保產業結構,向源頭控制、全過程控制、實現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轉變。優化環保產業區域結構,充分發揮各地環保產業基礎優勢,結合各地的經濟結構、資源結構、節能減排任務等情況,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環保產業,形成產業聚集度高、規模效益好的環保產業區域結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資產為紐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術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優勢環保產業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為大企業和總承包公司提供配套服務,形成大、中、小型配置合理的環保產業體系。在工業污染源防治、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固體廢物處理等經營活動領域實行企業化、社會化、專業化運營,實現我省環保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 (二)加大資金投入,推進重點企業發展。建立和完善與市場機制相適應的多元化的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調動全社會投資環保產業的積極性,拓寬投資渠道。選擇部分條件較好、有發展前途的環保骨干企業,通過改制、資產重組、參股等方式,設立上市公司,進入融資市場,籌集發展資金。對符合國家和省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高新項目優先立項、核準或備案。鼓勵環保企業通過直接租賃、轉租賃、回租等形式融通發展資金。金融機構要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積極進行信貸產品創新,大力發展動產質押、權利質押、貿易融資等業務品種,同時對貸款實行差別定價,加大對環保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三)健全創新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高環保產業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大環保產業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開發,研究開發循環經濟中延長產業鏈和各種鏈接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等,提高環保產業設備成套化、系列化、標準化水平。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轉化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使之真正成為清潔生產、資源節約、引領產業升級和各行業技術進步的重要物質技術手段。加強環保產業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充分發揮其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作用。每年重點支持3-5個環保產業高新技術示范工程和裝備國產化項目,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高新技術和產品。組織實施名牌戰略,培育一批以國產化和成套率高、工程造價低、工藝先進穩定、經濟效益顯著、有市場競爭力的環保名牌產品(設備),增加質量投入,培育一批環保產業特色品牌,引導我省環保產業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走以質取勝的道路,發揮名牌產品示范帶動作用,逐步從產品名牌向企業名牌、區域名牌拓展。加大對環保產業技術研發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成果在環保工程中的應用。在環保工程項目招標中,對使用經確認的環保產業科技創新成果的投標方案,實行量化加分。 (四)優化政策環境,增強發展后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環保產業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切實加強對環保產業的扶持和引導。凡興辦環保產業項目的企業,經認定為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鼓勵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內興辦環保產業項目。經確認符合《當前國家鼓勵和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目錄(2007年修訂)》及相關文件規定的,可按國家規定享受有關減免稅優惠政策;經確認符合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產業設備(產品)的專業制造企業,可按國家規定享受有關減免稅的優惠政策。環保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有關單位和個人從事屬于自然科學領域的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其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 對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08年版)》規定的環境保護等專用設備的企業,可按國家規定,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該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當年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五)加強監督管理,規范環保產業市場。加大執行國家環保法律法規和環境標準的力度,制定并嚴格實行嚴于國家要求的地方性污染物排放標準,建立環保產業市場行為規范,確立環保產業運作的基本準則,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加強對環境監測強檢計量器具的檢定工作,擴大環保產業需求市場。嚴格環保相關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與證后監督工作,規范環保檢測市場;推進我省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逐步提高認證有效性。要將環保工程作為關系人民健康和公共安全的特殊項目加以管理,加強和完善環保工程與技術裝備招投標制度,對環境監測強檢計量器具落實首檢制度,建立環保工程和關鍵設備質量監理制度。 (六)加大對外開放,積極擴大環保技術產品的出口。加強國內外技術交流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高科技環保產業設備和技術,不斷提高環保技術產品的水平和質量。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積極組織環保產業企業參加國際性、區域性的經貿洽談和交流活動,爭取引進更多的環保合作項目、資金和先進技術。同時,積極開拓省外、國外環保產業市場,擴大環保技術、產品出口。通過定期舉辦環保產業技術、產品國際展覽會,幫助企業走出山東,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競爭。 (七)適應市場需要,建立和完善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環保產業政策和市場咨詢服務體系,為環保企業提供政策和市場信息服務。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在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建立和完善環保產業技術和信息交易體系,搞好環保產業產品營銷網絡建設,為環保企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大力培養、吸收多學科的專業人才從事環保產業技術創新,造就一支素質高、開拓創新意識強的環保產業隊伍。加強對環保產業的宣傳報道,要及時總結推廣環保產業發展中的典型經驗,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和媒體廣泛宣傳環保產業的重要意義,形成有利于環保產業發展的社會氛圍。 主題詞:經濟管理 環保產業 發展意見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