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再次敲響了警鐘。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工作的緊迫性,提高認識、狠抓落實,成為“十一五”約束性指標能否完成的關鍵。
經濟增長速度偏快,特別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增長仍然過快,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下降,產業結構重型化的格局沒有改變。這些問題成為制約節能減排工作深入推進的癥結。
造成這一現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尚未將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當地經濟社會建設的行動指南。雖然黨和國家把污染減排作為約束性指標,再三強調要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但是仍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污染減排政策認識不夠深入,執行不夠到位,存在著激勵政策不完善、減排工程建設嚴重滯后、監管不力等問題,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和諧社會,創造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是各級政府的職責,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突破資源環境的“瓶頸”制約。內在和外在的因素,都要求我們必須把節能減排作為重要任務,采取有力手段,狠抓落實。地方各級政府必須站在對黨和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政治高度,加快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過快的勢頭;嚴格執行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和環境保護政策,實行環境優先,大力開展規劃環評,提高環境準入門檻,從規劃和決策的源頭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要堅決支持環保部門嚴格執法,徹底淘汰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經濟附加值低的項目和企業,通過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扭轉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促使企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要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和完善長效機制,加快污染減排工程項目建設,確保已建成項目長期有效運行,真正發揮出污染減排的效益。
為深入推進污染減排工作,環境保護部將對今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核算,幫助各地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檢驗成果。各地要高度重視減排核查工作的重要性,認真整改核查中發現的問題,鞏固和擴大已經取得的減排成果。
今年是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一年,各地必須按照國家的部署和要求,下更大決心,花更大力氣,切實抓好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和政策減排等各項措施,迎難而上,背水一戰,確保污染減排取得突破性進展,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新貢獻。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