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8 15:05:32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表示,調查結果表明,全國中重度污染耕地大體在五千萬畝左右。
民以食為天,確??筛N耕地的面積,直接關系國家農業生產安全乃至社會穩定。而目前我國不能再繼續耕種的中重度污染耕地已經達到五千萬畝左右,這顯然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發展下去,必將對我國農業生產安全甚至社會穩定帶來威脅與危害。
王世元表示,下一步,為解決土地污染問題,國家每年將拿出幾百個億,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地下水嚴重超采綜合治理的試點。環境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才能見效的工程,這意味著,起碼在進行修復期間,這些耕地不能再正常耕種,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的農業生產造成影響。即使這些遭受中重度污染的耕地修復之后仍可再耕種,國家與民眾也將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五千萬畝耕地遭受中重度污染,實際上與這些地方的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長、忽視甚至破壞環境有直接關系。正是由于這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經濟發展,違規批準建設高污染企業,才導致大量寶貴的耕地遭受嚴重污染。而部分地方政府之所以敢這樣做,說到底就是因為對這種忽視乃至嚴重破壞環境的行為缺乏有力問責。
因此,在對污染土地進行修復的同時,更要對相關責任人追究責任。唯有對那些違規批建高污染企業而導致環境污染的責任人實施嚴厲問責,使其付出沉重的代價,才能有效遏制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GDP增長的現象。同時,才能避免一些地區的環境保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能夠通過污染預防使耕地與環境得到更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