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官網2月10日發布消息,公司先后中標北京密云新城再生水廠和門頭溝第二再生水廠兩個項目,預計總投資8.76億元。
消息稱,密云新城再生水廠一期規模6.5萬立方米/日,總投資估算為2.96億元;門頭溝區第二再生水廠采用BOT模式的特許經營方式,處理規模為8萬立方米/日,采用全地下式MBR工藝,總投資估算為5.8億元。
再生水廠項目是碧水源的重要業務板塊,2005年起該公司以MBR工藝先后在北京地區參與建設多個重要再生水廠項目,其中包括密云再生水廠、懷柔再生水廠、北小河再生水廠二期工程、清河再生水廠二期工程等。
北京京城中水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周軍介紹,目前超濾、MBR等膜技術是北京市再生水市場的主流工藝。
2013年,北京市正式印發《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3-2015年)》,提出三年內全市新建再生水廠47座,所有新建再生水廠主要出水指標一次性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其中2014年計劃在中心城區續建7座再生水廠,在新城完成6座再生水廠建設工程,并在鄉鎮地區完成8座再生水廠建設工作。
北京市水務局長金樹東在水務工作新聞發布上也曾明確表示,再生水已成為北京市“第二水源”,將進一步加快再生水循環利用工程建設,預計將超額完成原定的全市再生水利用率75%的目標。
大智慧通訊社了解到,目前大型超濾膜再生水項目的噸投資大約在3500元左右,以此推算北京市的超濾膜再生水市場投資空間約為200億元左右。且膜需要2-3年更換一次,使得該市場不會萎縮。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