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土壤 >>內容詳細

    土壤修復要解三大難題

    2014-03-11 10:39:47  
      在今年“兩會”涉及環保的提案議案中,圍繞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相關熱點被多次提及。
      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連步表示,現階段,我國的土壤污染出現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屬污染由工業向農業轉移、由城市向農村轉移、由地表向地下轉移、由上游向下游轉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鏈轉移的趨勢。
      據不完全調查,早在2006年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占18億畝耕地的8.3%。此外,因污水灌溉而污染的耕地有3250萬畝;因固體廢棄物堆存而占地和毀田的約有200萬畝。
      目前,法律、資金、技術,已成為土壤污染防治面臨的三大難題。九三學社中央在此次提交的提案中建議,土地污染防治應實行地方政府負責制,盡快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與土壤修復的國家技術標準。同時,加大民間資本注入,建立相關的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基金,減輕融資壓力,探索土壤修復的市場化機制,發展土壤修復相關產業。
      法 律
      技術導則和標準急需“串聯”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加快了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布局。
      “兩會”前夕,環境保護部制定發布了《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污染場地術語》等5項污染場地系列環保標準,將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實施。
      據業內人士透露,上述5項標準的編制歷時5年多,主要原因在于編制者在相關標準上一直未形成共識;此外,由于國內污染土壤修復案例不多,標準制定可參考樣本量不足。因此,出于慎重考慮,編制過程拉長。
      記者了解到,當前,實施5項標準還面臨三方面制約:一是專業人才缺乏,擁有場地環境調查、風險評估和修復治理知識以及經驗的從業人員少;二是基礎資料缺乏,污染場地風險評估關鍵參數的取值本土化還不夠充分,場地環境檔案和歷史資料少,已有的檔案資料往往也不規范;三是國內自主研發的污染場地監測、評價、治理、修復技術裝備缺乏,相關專業設備受國外制約。
      需要指出的是,5項標準只是技術體系標準,未規定相關管理要求,也未涉及土壤修復的質量標準。
      1995年實施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于2009年開始修訂,但此項標準目前仍處于修訂狀態。業內人士亦指出,目前急需一套法律將一系列技術導則和標準串聯起來,形成體系。
      據了解,作為土壤治理的綱領性文件,《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目前正在編制并有望年內出臺,《土壤環境保護法》的起草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
      資 金
      修復費用超過10萬億元

      據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近期披露,受污染的約1.5億畝耕地中,中重度污染耕地大體在5000萬畝左右。
      修復這些耕地大約需要多少資金?
      根據《國家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湖南省石門縣雄黃礦區正在進行綜合整治,將對核心區近8000畝砷污染農田土壤進行修復,根據中國科學院的治理方案,修復這些農田的預算為13.5億元。
      按照這一方案計算,修復一畝砷污染耕地所需資金約為16.9萬元,5000萬畝中重度耕地約需8.45萬億元,加上面積可能更大的輕度污染耕地和其他污染場地,我國污染修復規模將超過這一數字,這同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司長莊國泰前期公開透露的10萬億元非常接近。
      技 術
      生物修復農田土壤有待驗證

      九三學社的上述提案建議,應探索更為安全、經濟的重金屬污染修復方式。提案介紹,與物理修復技術相比,生物修復技術的成本只占前者1/10~1/100,而且安全性高,適用于大面積治理受污染農田。
      據統計,針對國內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的植物優選品種多達數十個,但從目前來看,還沒有找到一種經濟、有效、適合大規模農田治理的修復模式,國家應對這項技術的開發、應用和推廣給予支持。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一場名為“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應用技術”科技成果專家評議會上,來自科技部、環保部、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等單位的專家,對佛山金葵子植物營養有限公司研發的微生物產品進行了鑒定。
      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產品能改變土壤中重金屬的離子形態,降低重金屬的活性,消除重金屬對農作物的毒害,降低農產品的重金屬含量。
      目前,國內外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主要有五大類:一是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換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二是物理化學修復,包括熱處理技術、淋濾法和洗土法等;三是化學修復,即向土壤投入化學改良劑,通過對重金屬的吸附、氧化還原、拮抗或沉淀作用等機制,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四是農業生態修復,包括農藝措施修復和生態修復;五是生物修復,包括植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食品與園藝學院副院長聶呈榮認為,與其他修復手段相比,應用微生物制劑對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進行生物修復具有一定優勢,其使用方法簡單,容易掌握,費用較低,更易被接受。
      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起,通過對廣東省高明區楊和鎮、更合鎮重金屬污染農田進行試驗表明,與常規施肥相比,施用微生物制劑的農田出產的稻谷中鎘含量從0.560mg/kg降到0.274mg/kg,鉛含量從0.062mg/kg降到0.0328mg/kg。“目前,藥劑成本可控制在每畝600元~1000以內,下一步將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土壤環境下,對不同作物重金屬消除率做更廣泛研究。”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小说|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 呦交小u女国产精品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最新 国产 精品 精品 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国产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日韩成人毛片高清视频免费看 |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热久草热线频97精品|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久久精品成人无码观看56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