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表現:板塊表現領先市場。上周滬深 300 指數下跌 1.4%,環保板塊微跌 0.4%,表現領先市場 1.0 個百分點。個股方面,天立環保、萬邦達及中電環保漲幅居前,碧水源、盛運股份及維爾利跌幅超過 5%。估值方面,板塊整體 P/E(TTM)下跌至 30.81 倍,相對市場(滬深 300)P/E 微跌 0.02 至 3.82 倍。
行業看點:李克強提出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
保護座談會在京舉行。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2014 年年會 11 日在貴陽開幕,李克強提出大
力防治空氣污染和水土污染,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國務院常務會議決
定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從今年 9 月 1 日起實施。江蘇環境能源交易網近日正式上線
運營,主要包括排污權交易、碳中和交易、綠色金融、在線培訓四大板塊。國家環境信息與
統計能力建設項目、檔案分項于近日通過初驗,可與環保部檔案管理軟件實現對接。北京市
計劃 5 年統籌落實資金 478.58 億元,專項用于燃煤污染防治、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等。全國
政協于近日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就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保護提出建議。
? 一周隨筆:關注工業治污需求不斷釋放。在法規逐步完善(環保法修訂、"兩高"司法解釋出
臺)、執法不斷深入以及環境稅征收趨勢明確的大背景下,工業污染治理需求釋放正在成為未
來環保產業除市政之外的重要增量市場來源。以工業廢水為例,企業對于排污治理的重視程
度正在不斷上升,以前偷排確實比較普遍甚至可以蒙混過去,但現在如果沒有處理將面臨關
門風險,這意味著存量設施改造及運營將是未來的重要看點。在此背景下,以下三點可能對
于相關環保公司競爭力會比較關鍵:(1)技術,要切實幫客戶解決復雜生產工藝下達標排放
問題,因此未來通過并購形成獨特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能力或是大勢所趨;(2)資金,考慮
到目前下游行業景氣程度,業主可能會越來越多要求環保企業墊資實施改造或新建,這對于
真正實現持續穩定達標也將起到積極作用;(3)標準化,盡管不同工業廢水水質相差較多,
但針對部分具有共性開發標準化、模塊化、可拼裝的設備或工藝包將極大提高市場拓展能力
及效率,從而盡量實現"可復制"。
? 本周觀點:板塊依然處于較好配置區間。近期中報業績預告開始集中披露,我們預計近 20
家主要公司整體業績增速或仍將保持在 30%+的較快水平,其中絕對增速或較高(例如龍源
技術、中電遠達、盛運股份等)以及業績改善趨勢明確(例如東江環保)的公司值得關注。
目前主流公司 2014~2015 年估值水平分別為 20~25、15~20 倍,依然處于較為安全的配置區
間,后續清潔水計劃等政策進展值得關注,推薦組合維持具備平臺型潛力的東江環保、瀚藍
環境、桑德環境及碧水源,以及工業水處理領域的萬邦達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