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華社全媒體“發現中國創造力”組委會主辦的“清新環境紀錄治霾踐行者”公益活動,6月6日在北京舉行。十位在環保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榮獲“治霾踐行者”稱號。
近幾年來,霧霾頻發,環境問題成為社會熱點。從政府頂層設計到全民共責,“同呼吸共奮斗”的治霾理念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團體與個人參與到與環境污染戰斗的隊伍中來。為了凝聚社會力量、共筑戰霾防線,2014年10月,新華全媒體“發現中國創造力”組委會就攜手部分環境治理領域先進企業正式啟動了“治霾在行動”系列主題活動。2015年6月5日,新華社全媒體與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清新環境”)和E20環境平臺共同啟動了“清新環境紀錄治霾踐行者”大型主題公益活動。該活動意在紀錄并向全社會展現為治理霧霾做出積極努力的組織與個人,通過榜樣的力量來召喚整個社會的共同參與。一年的時間里,活動尋找并發現了一批在環境治理領域做出不懈努力的組織與個人,他們以科技創新、社會實踐、模式突破等不同的踐行方式為治霾做出了突出貢獻。
本次“清新環境紀錄治霾踐行者”活動在眾多踐行者中推選出十個治霾踐行組織及個人。他們是環保部原總工程師、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會長楊朝飛;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會長趙笠鈞;E20環境平臺;神華神東電力重慶萬州港電有限責任公司;張家港富瑞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鄔品芳;PM2.5千人計劃小組;IBM綠色地平線計劃;原點生活(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李牧;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大四學生李穎瑜。
在我國環境治理的進程之中,民營企業一直提供著最基礎與最堅實的創新和支持,并默默地踐行著自身的責任。本次紀錄治霾踐行者的過程中,組委會發現我國工業煙氣治理領域的行業翹楚——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踐行者。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清新環境如此大力度參與環境事業的初衷是什么呢?在清新環境董事長張開元看來,“作為一家以環境治理為主業的企業,選擇了環保就是選擇了一份責任!不斷為社會奉獻出先進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來有效實現節能減排就是企業最大的責任,同時,還要積極努力,匯聚更多的力量參與到環境改善中來,實現社會的清潔發展。”
成立15年來,清新環境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企業發展,不斷在節能減排技術上推陳出新、精益求精,先后自主研發出各項核心技術幾十項,是我國環保行業首批具有節能減排技術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企業之一。
眾所周知,2014年,清新環境成功開發出新型超低排放技術——單塔一體化脫硫除塵深度凈化技術(簡稱SPC-3D技術)。該技術集多項專利技術于一體,具有節能、高效、便捷、經濟等諸多優勢。至今已助力我國兩百四十余臺燃煤發電機組實現了煙塵的超低排放。 “隨著國家超低排放政策的大力推廣與實施,電力領域的煙氣治理工作趨于完成。未來,清新環境還將重點參與到煙氣治理水平較低的非電領域,助力更多的工業伙伴實現清潔發展。此外,公司也已經在非常規氣體污染物、污水治理及固體污染物的資源利用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技術儲備,為未來環境治理和改善做出更多的努力。”張開元說。
隨著國家綠色生態文明發展理念的逐漸深入及公眾對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環境治理需要從氣、水、固等多方面全面改善已經成為必然。隨著氣十條的發布,今年政府又先后發布了水十條、土十條,這也意味著未來中國還有更多的領域需要進行環境治理并加強保護,為此,本次活動中,活動發起單位將“治霾在行動”及“清新環境紀錄治霾踐行者”活動正式更名為“治污在行動”及“清新環境紀錄治污踐行者”活動,并成立了“治污在行動”聯盟,期待在更多領域內凝聚環保力量,踐行綠色清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