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大氣 >>內容詳細

    完善工業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

    2016-12-16 17:21:18  

    12月4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16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分論壇三:大氣環境治理,對話二:完善工業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

    主持人:周鵬  科達潔能副總裁

    朱廷鈺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顧成奎  賽迪研究院工業節能與環保所所長)

    李其林  清新環境總裁助理、董事會秘書)

    陳姝蕊  賀利氏(沈陽)特種光源,市場部經理

     

    根據現場速記整理,

    未經發言人審閱

     

     

       

    周鵬(科達潔能副總裁):肇慶是廣東重要陶瓷產區,肇慶市陶瓷生產線270條,環保標準在2014年底陶瓷行業進行了修訂,以前達不到標準,現在氧技術含量18%,顆粒物排放3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50毫克,氮氧化物是180毫克/立方米。我國需要什么樣的工業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剛才報告里面說到了標準體系和修訂的問題,在一些工業領域過程污染排放沒有得到控制。以陶瓷行業為例,煤氣發生爐產生煤氣,在工業窯爐之前的工藝是沒有排放標準的,這些標準體系如何建立?

     

    朱廷鈺(中國科學院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在一個趨勢是國家對于煤氣發生爐后續是沒有強制性的標準。標準對行業技術的發展和行業影響非常深遠重大。新的排放標準或者排放標準不斷提高,到一個臨界值以后必然帶來某種技術的淘汰,像以前在除塵中廣泛使用的水磨,就是發展的一個例證。監管是有成本的,工業爐窯行業有那么多,每一個行業里面有很多特殊的地方,實現全部監管其實非常難。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標準,而是沒法監管其運輸、堆放、填料、加料環節。這是一個間歇的流程,而不是一個連續和相對穩定的過程。從技術發展趨勢來說,顯然是末端趨勢向全過程控制深化。國家對這些行業標準相當滯后,而且個人認為,對工業爐窯的相關標準制定有些很輕率,既沒有從技術出發也沒有考慮產業發展現狀,甚至也沒有考慮總量控制約束,導致行業發展的不平衡。我國排放標準的制定在超過其他發達國家的時候,應該要經過很嚴謹的論證。燃煤實現超低排放的話,燒煤標準比燒天然氣的標準還高,天然后折氧量15%,燃煤6%,意味著燃煤比天然氣的標準還要高,是不合理的。排放標準體系應該加強,而不是隨便提高某個行業的標準。我主要是從事研究工業,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周鵬(科達潔能副總裁):工信部是標準主管部門之一,在很多領域都出臺了一些準入條件。現在標準可能更多從單體設備或單個方面考慮,是不是跟各區域總量要結合?從體系建設出發,相關部門是怎么考慮的?

     

    顧成奎(賽迪研究院工業節能與環保所所長):中國標準制訂流程,國家標準體系有國標和行標。機械、紡織和化工、郵電、電子行業都有自己的行業標準。另外,還有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在國家層面制訂,首先要標準立項,再成立標準工作組,一個秘書處,聯系行業專家和企業制訂標準,制訂了之后再征求意見,然后進入報批流程,國家一直很重視行業標準。我個人覺得,經費存在很大問題。2000年國家經貿委制訂一個標準經費預算2萬,現在2015年了,工信部制訂一個標準經費預算還是兩萬。經費支持有限,又想把標準制定得切合實際很難,連調研費用都不夠,開個專家會都很難。有些標準已經十年或二十年沒有修訂了。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行業標準最早是1996年發布的,到現在還沒有修訂,原因很多,工業爐窯涉及行業較多,不應該細分,有鋼鐵冶金等,致力于行業領域的排放標準,將爐窯的生產工藝都包括在內。工信部成立以來對以前的標準進行了梳理和清理。淘汰一批,修訂一批,制訂一批,對歷史上各個部委行業的制訂標準進行了梳理。標準的制訂是系統體系,要從頂層綜合考慮我國原料燃料的特點,再到行業、產品、工藝,才會形成一個比較科學合理的標準。有一個節點有問題就制定一個標準,這是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工業領域排放標準的系統性和相互間的協同性還不夠。

     

    周鵬(科達潔能副總裁):謝謝。清新環境是煙氣治理行業的領軍企業,企業該如何參與標準制訂,環保行業制訂標準有時候會把企業排除在外,有什么建議嗎?

     

    李其林(清新環境總裁助理、董事會秘書):這對于企業來說也是想做但是比較難的問題。清新環境以前主業是火電行業煙氣治理。從企業的角度理解為什么工業領域的相關標準還沒有出臺,可能取決于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可行性。對于電廠來說,過去幾十年的龍頭板塊,煤炭價格下跌,發電量穩定,有技術和資金的支持。相應的技術不管是國外引進還是國內研發,有這樣的發展基礎。在技術推動階段,有一些專家和制訂標準的人參與,逐步推動行業發展。非電領域趨勢是去產能,如果十個鋼鐵有五個倒閉,我應該思考哪五個是我的客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沒有宏觀的參考判斷,進行頂層架構,產業如何轉化,能源結構的變化,業務如何投入等都要先有預期和判斷。第二是從自負角度,宏觀經濟周期低谷期,某些工業領域效益比較差。另外,政府用環保標準做為一個調控手段,企業環保不達標就關閉了,怎么平衡環保和經濟發展?行業等待去產能完成,但企業也不能什么也不做,如何甄選和鼓勵行業先進技術,給予配套資金支持?從末端治理到全過程污染控制,如何體現過程控制中的技術發展和優化環節?電力出臺全國性政策或標準,非電領域有沒有可能出臺區域性或針對性政策或指標扶持?與電力不太一樣,各部門應該有差異化的推進措施,這是個人理解。

     

    朱廷鈺(中國科學院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大家都知道應該制定標準,但是標準很難出來。第一,國家有具體制定標準的工作程序。國標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編制,但是相關部門并不了解具體行業技術,精通的企業之間很難具有公益性,污染性行業又希望最好是沒有環保投資或少花錢應付過去,所以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合力。某些地區為什么偏向國有環保企業?因為相信國家,主觀認為民營私營企業會把私活加進去,所以導致排污企業不愿意治理。編制標準的準備工作相當多,去年參加過鋼鐵行業相關標準的討論,比如湖南永清,浙江天藍,國電龍源,菲達環保等企業都參與,這幾年環保企業介入標準制訂也很多,只不過因為時間關系很多標準還沒有進入最終環節。行業標準的制訂不平衡,環保標準的制定和出臺受到污染行業協會組織的強烈反對,比如水泥行業不同意。另外,無法轉化為環保市場的有效需求,比如鋼鐵行業氮氧化物排放100,而國標是300,沒有形成有效環保需求,壓力很大,這個平衡要從國家層面去平衡。

     

    周鵬(科達潔能副總裁):賀利氏是德國的一個企業,如何來適應標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有請賀利氏陳女士給出一些建議。

     

    陳姝蕊(賀利氏(沈陽)特種光源,市場部經理):標準制訂對企業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賀利氏有160多年歷史的德國家族企業,主要是從事一些高科技行業包括材料及工業集成。公司業務主要負責紅外到紫外光的解決方案,大氣處理相關的是VOCS末端治理,通過紫外光解實現末端治理。我國政府越來越關心民生,很多省都有具體VOCSs排放收費標準出臺,關鍵是各省和地方執行層面,監測如何落地。公司在上海與政府和環科院參加了很多活動,上海環科院代表上海環保局按照行業邀請上海所有企業來參與,對于技術推廣、標準實施、政府政策,從企業技術層面來說,這種參與方式受益很多,可以了解市場用戶的真正需求。VOCSs處理方式非常多,但是不代表一種處理方法可以適應和滿足所有行業,需要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合適的方案,考慮整體運營成本和投資成本,最后也要避免產生二次污染。謝謝。

     

    朱廷鈺(中國科學院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國家特別重視VOCS治理, VOCS和氮氧化物是我國造成PM2.5和臭氧污染最主要的因素。VOCS和氮氧化物在大氣中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釋放出臭氧和PM2.5。VOCS也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不再處于科研階段。我國要么沒有需求,一旦產生需求,經濟性因素的影響就大于技術性的要求,VOCS治理多數采用是RTO,因為簡單方便。VOCS企業更難的是收集。中國常規污染物逐漸得到解決,但是非常規污染物如重金屬汞,有一些行業氮氧化物,三氧化硫,類金屬砷等還未得到有效控制。以前有討論提到,環境凈化材料在環境功能中有很多作用,工業爐窯產生的很多煙氣是高濕高溫,不僅有除塵需要,還要脫除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可以資源化利用,氮氧化物資源化利用難度大。現在很多人提出無機膜上面鍍材料,起到催化的作用。工業爐窯很多污染物的凈化效率要求不高,30%-40%也可以,40%-50%也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凈化材料有很多因素,尤其采用膜和噴涂覆蓋在機械或凈化材料表面,包括除塵。我國提到的PM2.5其實是由PM1等更低的物質組成,現在凈化反應器普遍都是深層過濾,隨著濾料不斷減少,可能變成表層過濾。中國很多環境技術發展到現階段之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沒有改進。比如電袋要針對一些超細的粉塵,鐵合金都是PM1左右,排放量超標,常規方法含濕量很大,需要一些新的材料,所以技術需求還是很多。

     

    周鵬(科達潔能副總裁):現場各位有什么提問嗎?

     

    現場參會人員:我有兩個問題,肇慶從佛山陶瓷轉型之后空氣質量下降,也許陶瓷行業不是唯一的原因。現在有沒有一個技術,讓老百姓看不到煙氣,并解決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問題。

     

    朱廷鈺(中國科學院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技術角度來說,沒有一個行業的污染物脫除不了,但是從經濟性出發還要符合要求。陶瓷行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顆粒物解決不好,后來計劃制定一個排放標準,能降低排放量,折氧量低全行業不達標,今年陶瓷行業協會呼吁,又改回舊標準了。因為不符合陶瓷行業經濟性,陶瓷行業根據冶煉陶瓷工藝不同,煙氣組成也在變化。調研時在廣東看到的陶瓷行業脫硫脫硝,相對來說比其他行業投資成本偏低。華南所在廣州附近開展了很多陶瓷行業煙氣治理項目,包括SCR工藝。一是企業的技術場地不符合要求,二是企業一般要求投資很低,很難安裝全部達標的設施。從工藝角度出發,氮氧化物較高的時候少選水蒸氣,在空氣中發生很多反應,造成蒸發不干,所以就有"煙雨"現象,當三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含量高的時候,排煙效果就不好。

     

    現場參會人員:陶瓷行業在整改,天然氣的成本比燒煤高很多,差不多要一半,企業用不起。假如有新技術,解決脫硝脫硫除塵除霧除煙脫二惡英脫汞脫重金屬的一體化裝置,氮80%硫50%塵20%以下,老百姓看不到煙也就不會投訴,能夠達到這個標準,是否有類似這種新技術?能不能推廣?謝謝。

     

    朱廷鈺(中國科學院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我覺得真正的好技術在中國不太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更多需要工程案例,再找一些協會做推廣。陶瓷行業有很大問題,技術要么太貴,要么不成熟,運行過程中很多問題。燒天然氣只是減輕了二氧化硫顆粒物的排放。經濟危機之前,有人提出,煤:油:天然氣的經濟性比例是1:4:9,現在油價煤價下降很多,比例可能會改變,但是清潔能源本來就相對貴一些。

     

    現場參會人員:如果有一個8噸鍋爐,25000平方米空間,氮80%硫50%塵20%以下,目標是看不到煙,80萬左右,是否有企業可以達到?現在的市場狀況是什么樣?

     

    李其林(清新環境總裁助理、董事會秘書):清新環境一直在做脫硫脫硝技術,脫硫除塵具有發明專利的一體化技術,現在市場占有率比較高。脫硝全行業都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SCR、SNCR兩種方法或者結合處理。公司確實也在布局,您剛才說的指標公司都可以做到,但是存在經濟性的問題。這套裝置較貴,可能好幾千萬投資。清新環境也在開發類似的經濟適用房的技術,代替現有一體化技術改造,在設計方案時都有設想,希望脫硫脫硝除塵,包括除水單體技術已經有了,如何實現更經濟性地綜合處理,現在還在探索過程中,希望有機會可以為陶瓷產業做一些貢獻。

     

    周鵬(科達潔能副總裁):工信部12月1號在佛山召開了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的國家級鑒定,提出的概念陶瓷行業可以很好地采用清潔技術和智能制造技術達到您剛才提到的要求。有一個主要觀點,前端采用清潔能源,不限于是天然氣,現在在肇慶使用天然氣是3.2塊左右,而水煤氣大約1.4元/立方米,采用清潔煤氣大約1.9元。陶瓷行業一條生產線是2千萬左右,加上清潔能源治理設備之后可能就是兩倍。我們一直希望行業站在更高的角度考慮,如果這個行業不生存企業也生存不了,其實是有合適的技術和方法的,您需要資料可以上工信部原材料司網站看一下,謝謝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日韩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小说|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毛万迈巴赫车标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导航|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