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成立的第十個年頭。
十年風雨兼程,十年春華秋實。
對于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603603)董事長兼總裁趙笠鈞來說,這十年更是不平凡的。
?
?
藍色品質和綠色未來
十年間,環保產業發展迅速。當很多人欣喜于環保事業所取得的成績時,趙笠鈞已經在思考環保產業的下一站。在今年6月5日第46個世界環境日到來的時候,提出了自己的理念“藍色品質,綠色未來。”
“中國的環保同仁們在風風雨雨中不斷成長,竭力守護我們的家園。然而,我們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也深深地認識到,環境問題往往源于我們在資源的開發利用上犯的錯誤。對品質的追求,就是對資源最大的尊重。藍色品質不僅意味著讓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更意味著對資源更正確的使用。”
趙笠鈞思考的是,我們怎么做,才會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環境?我們要追求什么,才能真正迎來一種更幸福的生活?
“要創造未來更美好的環境,不能僅僅依靠環境治理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整個社會從源頭上優化對待資源的方式,對自然賦予我們的資源多一些尊重。”在趙笠鈞看來,打造一個社會的藍色品質,需要喚起更多人心中對品質的追求。追求品質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是無處不在的一種價值追求,也是深刻影響著社會進步的一種內在力量。而追求品質的習慣,或許正如綠水青山在今天是稀缺的生態資源一樣,在當下社會發展中也是具有稀缺性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今年環境日的中國主題,這句話呼吁我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并傳遞了一種發展的智慧——當我們更加尊重生態資源,我們也將從自然中獲得更為寶貴的財富。這種尊重也許將讓我們在未來贏得最大的資本。什么樣的追求,可以體現我們的這種尊重?博天環境的答案是藍色品質。
致力打造世界級環保企業
博天環境作為技術驅動型企業,在中國環保行業中以注重品質著稱,走出了獨特的發展路徑。
目前,博天環境秉承“水業關聯的多元化發展戰略”,在工業與能源水系統、城市水環境、生態修復和土壤修復等領域,已經形成涵蓋檢測監測、咨詢設計、系統集成、項目管理、核心設備制造、投資運營等覆蓋全產業鏈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堅守品質發展業務是趙笠鈞的座右銘,“情懷與使命感”更是博天環境發展的內在動力。在“構鑄天人合一的美好環境”的使命下,博天環境制定了協同的產業布局和網格化的區域布局發展策略。
記者查閱數據顯示,博天環境成立22年來,依靠技術和人員儲備、城市水環境和工業水系統雙輪驅動戰略以及對市場的敏銳預判,踐行“技術創新驅動型公司”的理念,實現了獨有的博天速度。
自1995年成立至今,博天環境厚積薄發,已實現跨越式成長。趙笠鈞的目標是到2020年,營收過百億。計劃分兩步走,第一步,到2015年營收達到20億;而這個目標,博天環境已經輕松實現。
趙笠鈞計劃中的第一個五年,博天環境的營業收入由3.55億元增長至19.9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53.89%。2017年4月底,登陸A股的博天環境發布了首份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新簽合同額429,501.17萬元,同比增長114.54%,營業收入25.18億元,同比增長26.50%。
更好地服務于一個行業
在趙笠鈞看來,2007年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初期設立的時候,商會本身的影響力非常有限。但十年的風雨兼程,環境商會在服務于這個不斷壯大的行業同時,自身也取得了更大的成績。
趙笠鈞介紹,目前,環境商會成立了六個專業委員會,全面深化了對很多問題的討論,許多對政策、對行業問題的分析都得到國家的重視,在“智庫建設、平臺建設、品牌建設、公益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十年間,環境商會對整個行業的相互溝通和融合起到了關鍵作用,促進了行業更健康發展。同時,在政策制定方面也逐漸有了更多商會的聲音,反過來對政策也產生積極影響。商會就成了一個重要的溝通渠道,在幫助政府的同時,更好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并促成行業間的合作與整合。“既是政府的助手,也是企業的幫手,還扮演著行業的推手。通過不斷加強商會自身的能力建設,去更有力地推動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一帶一路”是環保產業“走出去”的新機遇。據趙笠鈞介紹,環境商會除了在國內發揮作用之外,也通過政策引導,法律援助團、搭建國際合作平臺等方式,積極服務于環保企業的“走出去”。“在國內企業與企業可能是競爭關系,但是當我們出去的時候,你發現大家就得要抱團,你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我們就不是競爭關系了,大家的這種協同就顯得更為重要了,這些都是商會搭建的協作平臺起到的重要作用。”
“環境商會將繼續推動中國環保產業的生態演進,催生世界級環保企業的誕生!”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