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牌近一個月之后,清水源終于在11月6日披露其重大資產購買預案: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新三板公司中旭建設55%的股權,交易價格初步定為3.69億元。而這也是清水源去年以來第三次使用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與前兩次不同的是,本次清水源擬通過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相結合的方式完成支付。
清水源是國內最大的從事水處理劑研發、生產及配套服務的企業。水處理劑產能約6萬噸,主要產品有HEDP、亞磷酸固體、ATMP等水處理劑產品和氯化鉀產品。
而此次被收購方中旭建設則為一家主營業務涉及市政公用基礎建設、房屋建筑工程及工程施工服務等業務的新三板企業,主要以工程施工服務為主,主要業務市場集中在皖北、皖南、華東地區。
據了解,在城市污水治理、垃圾填埋場施工及非開挖技術等環保領域施工是中旭建設的核心業務。中旭建設此前表示,近年來其加快了對綠色建筑、污水處理廠建設、城市環境整治等領域的業務拓展。
清水源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依托中旭建設的資質、技術實力及客戶資源,通過開展“PPP”業務布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領域,實現產業鏈的延伸。同時,也使上市公司具備承接水生態治理綜合性PPP項目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清水源自去年以來,在一級市場收購動作頻頻,主要以對水處理產業鏈的延伸為主,而且業績也因此實現較大增長。清水源今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凈利潤4244.43萬元,同比增長78.74%,而去年以來收購的同生環境、安得科技分別貢獻凈利潤2531.48萬元、944.03萬元,兩者占據上市公司總利潤的近82%。根據同生環境和安得科技的業績承諾,兩者在2017年要分別實現不低于5600萬元、2300萬元的凈利潤。
從財務數據來看,此次標的資產中旭建設營收能力顯然要比上述兩者更強。根據中旭建設最新的財務數據,公司1~9月份營業收入達4.61億元,凈利潤為2514.27萬元,而同期清水源的兩個指標數據分別為4.51億元和4244.43萬元。本次交易對手承諾,中旭建設2018年至2020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8000萬元、9600萬元、1.152億元。因此收購若完成,清水源業績也將提升一個級別。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清水源通過外延并購延伸產業布局,主營結構向下游水處理延伸,而工程服務領域資產的收購,有利于公司布局“PPP”業務,有望與上游產業實現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