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以“臨界點——新時代環境企業蝶變與轉型”為主題的“2018中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
論壇邀請到海灣環境董事長魏巍做主題演講。
魏 巍,海灣環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環境工程碩士和美國南加州大學 MBA。國家環境保護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管委會主任。先后獲科技北京百名創業領軍人才、2016安永中國企業家,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朝陽區海外高層次人才稱號。擁有授權知識產權 20 余項,參加多個國家、行業標準制定,主持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榮獲國家環保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
以下是論壇現場演講實錄內容: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下午好!
當前我國大氣環境形勢十分嚴峻,以PM2.5和臭氧為特征的大氣問題非常突出,黨中央國務院把環境保護提升到國家根本戰略層面。7月3號國務院印發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要求大幅減少大氣污染排放總量,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污染,到2020年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的濃度比2015年要下降18%。
作為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體物,VOCs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消減VOCs成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一個重要抓手。行動計劃將京津冀2+26城市、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列為大氣污染重點防治區域,并將這些重點區域和珠三角、長江中下游地級以上城市全部納入國家空氣質量排名范圍,迫于治理壓力,各地紛紛出臺治霾措施。結合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減排10%的目標來看,VOCs治理任重道遠。
隨著大氣污染治理進入攻堅階段,一方面地方政府對環境空氣質量實行黨政同責、政策倒逼環保監管,力度大大加強。另一方面,工業企業園區的發展為VOCs排污企業的集中監管、集中整治創造條件。新形勢下,基層政府、工業園區排污企業迫切需要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務。
相比SO2、NOx控制,VOCs特征污染物多達百余種,污染控制涉及行業更多、工況更復雜、安全要求更高、技術難度和挑戰更大,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在傳統的治污模式中,政府需要逐家監管排污企業,難度很大,治理的資金邊際效應也較低,而排污企業由于缺乏專業力量支撐,難以精準的選擇治污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環保行業可能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海灣環境從2008年開始聚焦VOCs治理,立足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新性地開辟出環境管家這一大氣污染防治的新路徑,在技術儲備、硬件建設和團隊建設、制度建設方面持續投入。公司團隊人員構成中由清華和海外留學人員組成,并有工程院院士作為顧問,形成了百余項知識產權和專利,并且擁有環保部、發改委和科技部三個國家級平臺。海灣環境堅持產、學、研一體化,在深耕VOCs領域的十年中堅持市場導向,有4000多套VOCs治理的業績,為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APEC等重大活動提供了環境空氣質量保證。
公司利用飛行時間質譜、多尺度污染溯源、污染物指紋標記、大數據智慧平臺等技術手段,通過識別顆粒物的來源方位、遷移特性、質譜特征和粒徑信息,海灣環境可以協助政府建立立體化的污染監測網,確定排污主體,衡量污染當量,形成環境質量和污染物排放情況的精準溯源和靶向管控,實現智慧數據、智慧應用、智慧決策。
依托4000多項的治理經驗和業績,公司重點對排污企業進行梳理,制定“一廠一測”的深度治理方案。讓企業在環保投入上“不走彎路、不花冤枉錢”,實現節約化的運營管理。目前,公司的這種商業模式已經在山東淄博市、河北省石化行業以及央企中石油等大型煉化企業得到應用。其中,在淄博市提供監測、咨詢、治理、綜合環境服務,助力政府科學規劃,運用環境容量降低污染水平,確保污染防控目標實現。為河北省環保廳提供的石化行業VOCs排放總量核算與控制研究,全面摸排石化企業各裝置周邊區域的VOCs特征及分布特點,為中石油提供整場級的VOCs污染控制。
環保事業關乎民生,作為VOCs控制領域的領先企業,守護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海灣環境責無旁貸。在國家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支持環保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的歷史時期,海灣環境將繼續發揮產、學、研一體化優勢,深入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堅持高水平、專業化發展道路,在做強自身的同時,公司愿與各位同仁一道推動產業進步和升級,為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