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海環境(601200.SH)公告稱,從今年3月10日以來,三峽資本和長江環保集團通過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先后買入公司流通股1779.08萬股和2788.33萬股。截至4月3日,長江環保集團及三峽資本合計持有4567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環境以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水處理為核心主業,同時聚焦危廢醫廢、土壤修復、市政污泥、固廢資源化等新興業務領域,全方位、全過程為城市管理者提供頂層設計和定制化服務。現已擁有上海近80%的生活垃圾末端處置市場份額,是沿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環保企業。
本次舉牌之后,長江環保集團及三峽資本持有上海環境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成為上市公司持股超5%的大股東。長江環保集團、三峽資本實際控制人均為三峽集團。而三峽集團表示,本次長江環保集團及三峽資本舉牌上海環境是基于對上市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上市公司價值的認可,及對上市公司經營理念、發展戰略的認同,從而進行的一項投資行為。長江環保集團及三峽資本在未來12個月內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并結合上海環境的發展及其股票價格等因素,有繼續增持上海環境計劃。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節后復工以來,三峽集團在A股市場動作頻頻,先后舉牌參股多家上市公司。
2月21日,興蓉環境公告稱長江環保集團2月19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173.39萬股,占總股本的0.06%。至此,長江環保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三峽資本累計持股1.49億股,占總股本比例達5%,構成舉牌。
2月24日,納川股份公告將10.02%股權轉讓給長江環保集團及三峽資本持有,轉讓價格為4.12億元。
3月6日,福能股份公告提示,三峽資本于2020年2月25日-3月4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買入公司760萬股(占0.49%股權),最新持股比例達到7.89%。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三峽集團已先后買入12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股權,包括A股11家:納川股份、興蓉環境、洪城水業、武漢控股、國禎環保、福能股份、旺能環境、啟迪環境核心水務子公司浦華水務、川投能源、廣州發展、國投電力,以及H股的北控水務集團,共耗資估計已超過50億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三峽系”目前參股的區域性行業龍頭公司,主要集中在長江沿線重點省市,參股的公司都是水行業環保公司。
比如,國禎環保是總部在安徽的水處理行業龍頭之一;興蓉環境是成都市國資委控股的成都市水務龍頭;浦華水務在股權變更前為啟迪環境的水務業務實施平臺;武漢控股是武漢市污水處理行業的龍頭企業;洪城水業則是江西省南昌市的自來水及污水處理國資企業。而最新舉牌的上海環境,則是上海最大的水環境處理公司。
在這些項目運作中,三峽集團探索形成了“資本+”模式,即通過股權合資、企業并購等方式,投入增量資金接手相關城市污水處理廠、管網等水務平臺存量資產,縮短獲得城鎮污水治理項目的時間,不僅不增加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而且給地方政府帶來大量資金用于污水治理。
這樣的國企資本與地方國企上市公司的攜手,可能是國有資本運作的一種新嘗試。
而據三峽集團官網披露,三峽集團已對接重慶水務、瀘州興瀘水務,中游武漢水務、長沙水業,下游安徽六安水務、江蘇省環保集團、南京水務等15家地方水務平臺,確定8個平臺股權合作方案,與江蘇省相關上市公司的合作,也正在籌劃之中。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