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長江環保集團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武漢市三峽光谷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光谷水投”)在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注冊成立,注冊資金10億元。
三峽光谷水投的成立開創了全國生態環保領域政企全域合作新模式,該模式將高效解決合作區域內水環境問題,便于統籌開展規劃、設計、建設及運營工作,確保水環境治理效果。同時將有利于探索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政企全域合作模式,實現共抓長江大保護偉大使命。
因牽頭長江大保護項目,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三峽集團”)備受關注。三峽集團是由國務院批準成立,為建設三峽開發長江而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 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和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長江環保集團是三峽集團為開展長江大保護工作而成立的核心實體公司。
三峽集團圍繞公司戰略布局和能力培育方向, 以“資本先行參與進入,業務項目同步策劃落地”為指導,通過資本投資方式重點與污水運營、管網、污泥(協同餐廚)等方向的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合作。
據上證報記者梳理,2019年以來,三峽集團已先后買入12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股權,包括A股11家:納川股份、興蓉環境、洪城水業、武漢控股、國禎環保、福能股份、旺能環境、啟迪環境核心水務子公司浦華水務、川投能源、廣州發展、國投電力,以及H股的北控水務集團。從能夠估算的金額來說,耗資已超過50億元人民幣。
在具體項目運作中,三峽集團探索形成了“資本+”模式,即通過股權合資、企業并購等方式,投入增量資金接手相關城市污水處理廠、管網等水務平臺存量資產,縮短獲得城鎮污水治理項目的時間,不僅不增加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而且給地方政府帶來大量資金用于污水治理。
實施長江大保護以來,在各部委的主導支持下,三峽集團密集拜會長江沿線各地政府,并積極整合外部資源,與工程、水務環保龍頭企業、金融機構等簽訂關于“共抓長江大保護,共建 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0年4月,三峽集團與 7個省(市)及21個市縣政府及多家基建、環保企業、金融機構簽訂長江大保護框架協議。
在不斷升級“豪華朋友圈”簽署長江大保護戰略協議之后,三峽集團進擊之路再次升級,開始牽頭推進環保領域重組,進入到成立公司的落地實施階段。
據企查查顯示,2019年11月22日,北控水務聯手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注冊成立三峽北控南京水務有限公司和三峽北控南京水務投資有限公司。
其中,北控南京水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人代表為楊光。經營范圍包括水環境綜合開發治理;環保工程、市政工程及工業給排水工程項目投資、建設、維護以及運營管理;環保、市政工程設計、咨詢以及相關技術服務。
三峽北控南京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億,法人代表李巍。經營范圍為環保工程、市政工程及工業給排水工程項目投資、建設、維護以及運營管理;水環境綜合開發治理;環保、市政工程設計、咨詢以及相關技術服務。
僅僅一個星期后,即2019年11月27日,三峽集團與北控水務在長沙設立了兩家水務公司,長沙三峽北控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和長沙三峽北控水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分別為5億和5000萬。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四家公司的控股權分配上,三峽集團控股了其中兩家水務投資公司,持股比例為51%,北控水務控股兩家水務公司,持股比例也是51%。
2019年12月9日,匯鴻集團牽頭成立江蘇省環保集團,注冊資本50億元,而在7位股東里,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赫然在列,其以貨幣形式出資10億元,出資比例為20%。將成立的江蘇省環保集團實控人為江蘇省政府,是政府生態環境重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其實力可見一斑。
2020年6月10日,長江環保集團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武漢市三峽光谷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金10億元。三峽光谷水投的成立開創了全國生態環保領域政企全域合作新模式。
三峽光谷水投將統籌東湖高新區水環境領域的投資、技術、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緊密依托中央政策及東湖高新區市場需求,以“資本+資產”的方式,盤活東湖高新區存量水務資產,加大基礎設施有效投資,打造資產、資本和項目良性循環。以東湖高新區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為基礎,按照“廠網河湖岸+生態產業”一體化治理思路加強新增水環境治理項目的投資建設,開創武漢市長江大保護工作新局面。
隨著長江大保護”的加速推進,三峽集團還將在環保市場有何新動作,值得持續關注。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