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揭曉“2020年廣東省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先進單位”名單,瀚藍綠電固廢處理(佛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藍綠電”)被評為全省15個先進單位之一。
瀚藍綠電位于瀚藍下屬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內,該產業園具有完善的固廢協同處理設施、豐富多彩的生態環境科普教育項目等,是廣東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列入住建部點名推薦的五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垃圾焚燒發電示范項目,入選中宣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全景)
01 首創“瀚藍模式”——具有干濕垃圾分類收運和末端分類處置、多項目協同的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
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擁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3座(合計日處理4500噸),污泥處理廠1個(日處理300噸),餐廚垃圾處理廠1個(日處理300噸),工業廢棄物處理廠1個(年處理9.3萬噸),污水處理廠1個(日處理1400立方),以及配套生活垃圾壓縮脫水轉運系統(日壓縮轉運4900噸,含位于園區內的集中控制調度中心和位于南海區七個鎮街的十一個生活垃圾轉運站,下稱“轉運系統”)。其中2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為國家AAA級(最高級)無害化焚燒廠,轉運系統為國家科技示范工程,污泥處理廠為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范工程,餐廚處理廠為國家試點城市項目。
02 通過“項目+展館”模式開展生態環境科普教育,每年約一萬人接受到環保教育
產業園內不僅建有固廢處理設施,還建有環保展廳和環保公園。環保展廳約2500平米,是珠三角地區涉及環境子領域學科最廣、展示和教育理念最新穎、面積最大的獨立環境科學展廳之一。
(產業園內的科普長廊,引導理性消費)
通過參觀,老百姓親身感受到先進的垃圾分類后端處理工藝,明白了垃圾分類和焚燒對減量減排的好處,打消了焚燒疑慮,建立了分類信心。同時,也了解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的先進經驗,激發了垃圾分類的動力。
(瀚藍“地球藍朋友”南海科普館)
03 解決“鄰避”問題的樣本--廣東省首個校企合作共建的工業文化旅游景點
產業園定期向社會民眾開放參觀,成為周邊居民開展環境教育,自發學習的場所。與一墻之隔的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工業文化旅游線路,開展生態環境科普教育,成為行業解決“鄰避”問題的經典案例,已為協助推進國內多個城市的同類項目落地提供樣本。
04 擁有一支近百人的垃圾分類專業環保科普隊伍
瀚藍綠電擁有一支近百人的環保宣教志愿服務隊,他們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長期開展垃圾分類和環境科普知識宣講,平均每年在社區、學校、城鎮及省內其他城市至少開展宣講活動15場,受到廣泛歡迎,在廣東省內都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其中,瀚藍的專業導賞員朱偉業憑其豐富的講解導賞經驗、獨具風格的科普講解模式,被評為廣東省“最美企業環境管理員”、廣東省“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
05 積極開展“云導賞”,讓更多公眾通過線上學習環保知識
為助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的良好格局,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瀚藍綠電積極響應國家生態環境部的要求,主動開展環保處理設施“云導賞”,邀請市民在線上參觀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另外,還在世界環境日期間連續推出“瀚藍環境科普小課堂”系列視頻,精心策劃并制作的視頻得到了中國環境保護APP、E20環境平臺等渠道轉發。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