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農田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土壤修復作為發展生態環保事業中最基礎、也是需求最迫切的一環,受到舉國密切關注。
永清環保作為全國首批自發推行、打造耕地修復第三方治理新模式的領軍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承擔社會責任,以強大的綜合實力和領跑全國的先進技術致力于土壤修復,為生態環境、食品安全、人民健康等作出巨大貢獻,為民眾美好生活打下堅實基礎。
緊跟國家倡議,聚焦耕地修復戰略定位
7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要一條一條對照法律規定開展檢查,推動土壤污染防治法全面有效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于2019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實施后,土壤修復市場進一步規范,從業“門檻”不斷提升,企業的關鍵是練好內功:一方面要重視技術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提高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勇于創新、敢于探索、敢為人先的企業將會引領行業的發展。
此前,永清環保以前瞻性眼光提出了要進軍土壤修復市場,經過三年的反復試驗,通過消化、創新、改進,研發出重金屬污染土壤離子礦化穩定化技術,有效解決了化學穩定修復技術不能長期穩定土壤中重金屬的難題。
近幾年,永清環保更確定了將土壤修復業務作為公司核心業務板塊之一的戰略定位,其中農田修復便是重中之重。目前,永清環保不僅建有“農田土壤污染防控與修復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湖南省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還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重點研發計劃”等科研課題。公司依靠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優秀的企業誠信,成為了“國家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會長單位,參與標準制定,助力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
一直以來,永清環保堅持緊跟黨和國家的倡議,及時調整發展戰略,走在時代前沿,體現了環保企業造福社會、創造美好的魄力與決心。
連續中標,彰顯強大綜合實力
今年以來,永清環保憑借雄厚的綜合實力獲業內外肯定,已在重慶、江蘇、廣東等地連續中標九個農田修復項目,在西南地區、珠三角、長三角等重點區域都有突出的市場表現。
據統計,永清環保已先后在湖南、四川、江蘇、浙江、河北、廣東、江西等地共計實施了30多萬畝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項目,治理耕地總量穩居行業第一,不僅累積了豐富的經驗,更彰顯了公司在土壤修復行業的強大綜合實力和客戶對永清環保品牌堅定的信任感。
融合創新,迎難而上,煥新土壤面貌
土壤污染問題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面臨的一個難題,永清環保迎難而上,步步為營,以值得借鑒的土壤治理歷史沿革,煥新土壤面貌,助力時代健康騰飛。
2013年,永清環保自主創新研發的重金屬土壤修復藥劑投入生產和銷售,一舉填補了國內以自有技術生產重金屬土壤修復藥劑的空白。
2014年,自主研發的降鎘技術,在長沙及周邊地區的示范項目中取得良好修復效果,為解決湖南“鎘大米”問題,提供了可行的技術路線,耕地第三方治理初試啼聲。
注重自主研發的同時,2015年,永清環保完成了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第一宗海外并購案。
2016年,永清環保與湖南某地合作開展23.6萬畝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整區承包服務項目。
2018 年,永清環保自主研發的“土壤調理劑”通過農業部登記。
2020年,永清環保作為主要完成單位之一的“稻米鎘砷污染阻控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目前永清環保耕地修復已經建立起兩套核心修復技術體系,覆蓋國內耕地修復主流技術,經濟適用性與生態長效性并重,相比國內外客土法、化學淋洗法、微生物修復等治理技術和方法,永清的治理技術和方法,具有周期短、成本低、效果好、易推廣等特點,均已得到工程應用。
耕地質量事關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核心所在。未來,永清環保將繼續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不斷拓展和探索國內農田土壤修復產業發展的新方向,為國家、為百姓排憂解難,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為更美好的明天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