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論壇展覽 >>內容詳細

    “雙循環”新格局下產業走勢 2020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2020-10-14 11:22:20  

     

    1013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20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在“天府之國”成都圓滿閉幕。本屆論壇以“雙循環”新格局下產業走勢為主題,圍繞國內外經濟形勢,聚焦雙循環與產業新趨勢、智慧生態與綠色創新、新基建與行業新活力等熱點話題展開交流與分享。

     

    會議吸引了來自國家部委,四川省、成都市、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德國駐成都領事館以及科研機構、環境企業、金融機構、咨詢機構等千余位嘉賓參加。

     

     


    開幕式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莊國泰,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邱小平,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洪波,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監事會主席汪義達,德國駐成都領事館副總領事Sebastian Dern,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分別致開幕詞。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 范銳平

     

    范銳平指出,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首提地,近年來成都積極探索特大城市綠色發展新路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發展質效穩步提升,環境產業加快壯大,綠色福祉更加普惠,邁入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宏觀背景下,成都將深入推動發展轉型,構建綠色經濟新體系,加快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步伐,以綠色低碳循環理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一批綠色功能區、綠色企業、綠色產品和綠色供應鏈,創新生態環境價值轉化機制,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促進生態環境產業蓬勃發展。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莊國泰

     

    莊國泰表示,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是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之一。當前,環保產業總體發展向好,發展規模逐步壯大,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服務模式不斷創新,2019年全國環境產業營業收入約1.7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遠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部將從五個方面著力推動環保產業發展。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強化資金引導。二是完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拓寬環保產業的市場。三是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和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財稅、價格、金融、貿易等優惠扶持政策,積極支持環保企業的發展。四是積極開展環境服務模式的創新,提升環境服務的水平。五是夯實工作基礎,推進環保產業的統計、調查、政策評估工作,及時掌握環保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 邱小平

     

    邱小平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環境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快速發展,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生力軍,為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實現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產業技術支撐。未來,新發展格局將加快構建,我國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將加快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將進入新階段,環境產業大有可為,從事環境產業的廣大民營企業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面對新形勢廣大環境產業的民營企業家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既充分估計當前的困難和挑戰,更看到有利條件和機遇,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努力在危機中遇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楊洪波

     

    楊洪波談到,四川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發展,始終把節能環保產業擺在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納入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近年來,四川先后出臺系列規劃文件,不斷加強政策引導,加大財稅支持,健全規范市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2019年四川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154億元,同比增長15.5%,規模和增速均居中國西部前列。未來,四川將結合長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積極謀篇布局環保產業發展,推動環保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聚焦當前突出環境問題,強化科技攻關,以創新驅動引領環保產業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優做實服務,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推動環保企業做大做強。

     

     

    ▲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監事會主席 汪義達

     

    汪義達指出,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作為國家級投資基金,圍繞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重點關注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國土空間綠化、能源節約利用、資源節約利用、綠色交通和清潔能源等八大領域。在資源與環境雙重約束下,探索一條西部地區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雙城經濟圈建設示范路徑,是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必然要求。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也將支持長江經濟帶上游環境保護和成渝經濟圈的綠色發展。

     

     

    ▲環境商會會長 趙笠鈞

     

    趙笠鈞表示,環境產業發展深度匹配國內大循環內在需求,成為深化供給側改革,促進我國經濟轉型換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當下,生態環境保護的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的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環境治理需要打通過去產業鏈條上孤點、痛點、難點,引導環保市場向區域化、市場化、信息化進階,產業鏈條不斷超越末端治理的局限,助推工業企業、工業園區等綠色化轉型,提高環境容量,統籌流域上下游各方的經濟及生態關系,建立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環境產業的發展本質在破立之間從未改變,在這一關鍵時期,作為中國環境治理的先鋒與支柱,環境產業理應心系“國之大者”,勇于擔當時代重任,廣大環境企業要凝心聚力,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本屆“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召開之際,第二屆中國環博會成都展也同期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辦。


    主旨演講:國內外經濟形勢分析


    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復雜,我國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每年,中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都會邀請我國經濟領域的著名學者分析當下經濟形勢,把脈產業發展方向,以便更好摸準脈絡,助推環境企業更健康發展。

     

    主旨演講環節由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主持。

     

     

    ▲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 駱建華

     

    論壇邀請到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賀克斌,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分別發表《雙循環背景下的綠色城鎮化》《成渝經濟圈戰略下的綠色發展新思路》《我國中長期大氣環境治理:藍天與低碳協同之路》《新時期水環境與水生態技術標準創新的思考》精彩演講。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劉世錦

     

    劉世錦分析了雙循環背景下的綠色城鎮化問題。他認為,開放型、內需為主的國內大循環需要“1+3+2”的結構性潛能擔當主角。“1”指以都市圈、城市群發展為龍頭,為下一步中國的中速高質量發展打開空間。“2”指以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為兩翼。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是橫向的,對全社會各領域都會發生影響的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不僅為追趕進程提供支撐,也可為全球范圍內發展方式的轉型提供引領要素。“3”指實體經濟方面,補上我國經濟循環過程中的三大短板: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1+3+2”結構性潛能就是一個龍頭引領、補足三大短板、兩個翅膀賦能。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賈康

     

    賈康分享了區域發展和綠色發展背景、實現綠色發展必須解決的深層矛盾、實現綠色發展基本思路和要領等內容。賈康表示,實現綠色發展,要順應人性打造“集體理性”機制,在建設現代化高質量市場經濟的努力中,把“有效市場”和“有為、有限政府”優化結合,多種手段并舉,特別注重充分運用經濟手段“把外部成本內部化”,促成“內生為主”的行為主體認同和努力實施綠色發展的可持續過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賀克斌

     

    賀克斌介紹了當前我國大氣污染的基本態勢、如何實現PM2.5和臭氧協同治理、未來大氣環境治理趨勢等內容。賀克斌表示,這些年來,我國SO2和酸雨等燃煤相關的污染明顯改善,重點區域污染得到一定控制,秋冬季重污染明顯減弱,“十三五”以來空氣質量總體改善明顯,但O3持續反彈并且要盡快遏制臭氧上升的趨勢。“十四五”期間,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是重點目標,協同處置的關鍵是氮氧化物和VOC的協同減排,主要矛盾和短板在VOC。未來,大氣環境治理中長期呈現的發展趨勢是PM2.5和臭氧治理、空氣質量和健康效應、大氣環境和氣候等三大系統協同。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任洪強

     

    任洪強分享了水生態環境技術標準體系構建的背景、難點、建議。任洪強表示,水生態環境技術標準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是實現水環境質量標準目標的重要手段。針對行業技術標準體系缺失、標準有效供給不足、標準管理混亂等問題,建議加快構建水生態環境一站式標準創新平臺,推動水生態環境技術標準化,創新技術標準化、標準產業化良性運行機制,建立水生態環境全鏈條技術標準體系,支撐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標準助推水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


    2020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揭曉


    本次論壇,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發布“2020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并對上榜企業授牌。光大環境、北控水務、首創股份、盈峰環境、碧水源、啟迪環境、瀚藍環境、高能環境、中國水務投資、三峰環境、國禎環保、國電龍源、錦江環境、清新環境、景津環保、博世科、桑德環境、博天環境、中環水務、創業環保、康達環保、維爾利、中山公用、航天凱天環保等50家企業上榜。


    環境商會秘書長馬輝表示,從結構來看,本年度登榜的50家企業中, A股上市公司36家,H股上市公司9家,新加坡上市1家,非上市環境公司4家。從數據來看,共9家公司營收過百億。13家環境企業營收在50~100億之間。

     

     

    環境商會秘書長 馬輝

     

     


    環境商會抗擊疫情突出貢獻會員企業表彰


    2020年注定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疫情爆發之初,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生活得以逐步恢復正常。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大批環境商會會員企業積極行動,通過緊急馳援、捐款捐物、保障重點疫區供應等方式,貢獻著產業力量。


    為致敬抗疫先鋒,銘記使命責任,環境商會黨建工委決定從緊急馳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及醫療廢物收集處置;捐款捐物累計超過100萬元;保障武漢等湖北重點疫區環境基礎設施正常運行等三個方面,對在抗擊疫情中做出突出貢獻的35家會員企業進行表彰,并授予“環境商會抗疫突出貢獻會員企業”榮譽稱號。


    受表彰的35家抗疫突出貢獻會員企業名單如下:

     

     


    高峰對話一:雙循環與產業新格局


    市場環境風云變幻、競爭對手日趨多元、發展邏輯不斷顛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雙循環的新模式對于環境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將是一個促動和機遇。隨著行業洗牌加劇,企業兩極分化愈發凸顯。傳統環境企業想要在危與機的交織中脫穎而出,都在積極選擇主動布局,用創新的思維探尋企業增長新動能,而產業的未來也在不斷探索與引領中逐漸清晰。論壇首場高峰對話聚焦“雙循環與產業新格局”主題。

     

    人民日報資深記者孫秀艷主持,與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董事總經理黃曉軍、蘇伊士新創建高級副總裁、蘇伊士亞洲高級副總裁孫明華,清新環境總裁李其林、瀚藍環境總裁金鐸、首創股份副總經理江瀚、北控水務市場投資中心總經理馬韻桐等嘉賓,圍繞“雙循環”體系的構建將會對環境產業產生怎樣的影響、環保領域如何實現產業自身大循環的構建、環境企業該如何把握時代機遇等內容發表了精彩觀點,并提出了切實建議。

     

     

    ▲左起:孫秀艷、黃曉軍、孫明華、李其林、金鐸、江瀚、馬韻桐


    高峰對話二:智慧生態與綠色創新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智慧生態的興起是近幾年產業發展新方向,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已成為產業升級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趨勢。現代化環境管理將與大數據、信息技術等新興板塊,一起構建全社會廣泛參與、跨行業融合創新的智慧生態系統,催生更多意想不到的產業組合,推動環境產業進行多元化布局,為綠色發展賦能。論壇第二場對話聚焦“智慧生態與綠色創新”主題。


    對話由光大證券環保電新首席分析師殷中樞主持,先河環保總裁陳榮強,川發環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許娟,航天凱天環保公司常務副總裁周波平,雅居樂環保集團總裁于吉福、百度能源與戰略行業首席架構師徐永峰、阿里云環境行業首席架構師曹啟明等參與了話題討論。對話圍繞智慧理念給產業帶來的變革、未來綠色創新戰略、智慧化在未來生態環保行業的發展等內容展開。 


    左起:殷中樞、陳榮強、許娟、周波平、于吉福、徐永峰、曹啟明


    高峰對話三:新基建與行業新活力


    在多個省市2020年度投資的萬億級新基建大蛋糕中,環境項目是重中之重。而隨著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長江中游五大城市群的崛起,帶動區域經濟的蓬勃發展。緊跟國家區域發展及新基建等戰略步伐,環保市場逐漸向區域化、系統化、信息化進階,并融入城市管理。一批傳統基建企業以及地方國資平臺,憑借雄厚的實力快速切入環境產業各細分領域,也正在改變著產業格局。未來,“新基建+環保”意義非凡,將起到穩定經濟、加速產業升級轉型的作用,為環境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屆論壇第三場高峰對話圍繞“新基建與行業新活力”主題展開。對話由環境商會顧問、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主持,中廣核環保公司總經理雷霆、中建環能總裁佟慶遠、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副總經理李貞勇、中化學生態環境公司總經理盧召義、成都環境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李勇剛、僑銀環保副總裁黃怡禎等參與對話并發表精彩觀點。

     

    左起:傅濤、雷霆、佟慶遠、李貞勇、盧召義、李勇剛、黃怡禎

     

    本次論壇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中貿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四川發展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都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并得到了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市工商業聯合會大力協助。


    作為環境商會的系列品牌活動之一,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自2013年組織召開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論壇匯聚政商學界精英,凝聚社會各界智慧,旨在搭建政、產、學、研交流平臺,共同為中國環境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經濟參考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環境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第一財經、人民網、證券時報、每日經濟新聞、中國經濟導報、南方都市報、華夏時報等20余家媒體對本次論壇進行了報道。


    2021年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我們再會。會議專題報道將陸續推出,請關注環境商會官網和微信公眾號。


    人民調解委員會 【更多】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尤物|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97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国产精品igao视频|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99视频3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