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內容詳細

    劉燕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關鍵問題就是要解決替代性能源

    2021-09-27 15:19:07   來源:證券日報

     

    去年922號,習近平總書記對全世界宣布,中國要實現雙碳目標,這個就是我們下一步的改革方向,也是中國結構調整一個基本大趨勢,在中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過程中要付出極其艱巨的努力,要做一系列工作。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長 劉燕華

     

    今天我談的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關鍵問題就是要解決替代性能源,假如說清潔能源能夠替代傳統的能源,既然要替代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錢從哪兒來。我講三個問題,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資金缺口有多大。第二,低碳與金融。第三,談一談出路問題。

     

    第一個問題,資金缺口有多大?世界可再生能源組織有一個預測,到2050年全球大概需要110萬億美元來實現目標,這個數字相當大,對于中國來講也進行過一些預測,中國權威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也做過預測,實現碳中和,中國需要百萬億級人民幣投入。這100萬億元,后來又有一些進一步預測,約130萬億元。清華大學又有一項研究,除了直接投資之外,另外投資加在一起可能300萬億元到500萬億元,這個數字相當龐大。當然,應該說政府投資覆蓋很小一部分,主要依靠市場來解決,今后綠色金融體系肯定是相當活躍的,我們不僅需要政策調節,而且要用市場機制來解決,因此來說,金融體系在下一步肯定要有一個非常明細的分工。

     

    再看看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WilliamNordhaus提出了碳濃度、氣侯系統、氣侯損失融合的氣侯經濟模型,我們實現碳中和或者是應對氣侯變化一個部署安排的輕重緩急是什么,氣侯融資對今后經濟發展是一個動態關系,我們是明確了。

     

    還有一部分測算,機構需要的錢大概占GDP0.5%2%,這里看到近期也有一些國際的投資,歐盟提出綠色復蘇計劃,它準備十年內投1.6萬億歐元進行綠色復蘇,美國也提出一個應對氣侯危機計劃,提出十年內投資2萬億美元。另外各個行業也都提出來一些需求。在國際上應對氣侯變化的資金,它應該是多方位的。

     

    發達國家承諾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千億美元支持,但是到現在還沒有落實,盡管世界上成立了一個氣侯基金,但是這個基金少得可憐,是杯水車薪,所以說在資金問題上,各國有各國的算盤,我們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也要考慮在國際的關系。我做一個小結,資金缺口有多大,那是非常大。需求量很大,但是落實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個觀點低碳與金融。說起金融和低碳這個問題,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它們是兩條路上的車,先從錢從哪兒來,錢由誰用分析一下。錢有自己的錢,有別人的錢,事情有別人的事,有自己的事,形成一種新的組合,自己的錢辦別人的事,這是慈善事業。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這是最認真的。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這就是腐敗了。用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這是最容易,而且是最不用負責任的,最容易造成浪費的。

     

    今后金融體系,就應該把應對氣侯變化當成自己的事,當成自己的責任來推動,這樣就可能是認真的,否則也可能出現了浪費,也可能出現了一些其他問題。

     

    綠色和金融到底是什么關系?我們比較了幾個要素,綠色發展它具有不確定性,投資不知道將來是什么樣子。但是金融界要求風險最小化,綠色發展長期效益,金融希望短期回報,綠色發展是非線性的,可能上游投資下游收益,但是金融講的是線性,直接的回報。綠色它比較分散,金融需要大而集中等等,綠色講的是生態價值,講公共產品。金融是資本運作,它要有資本預期,所以這兩個體系是不一樣的。但是如何把它們融在一起,這是金融體系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

     

    我們再看看綠色金融,現在做了很多,金融渠道有什么,政府渠道,這是公共投資。有證券、保險、風投、捐贈、企業,有銀行、信托、期貨等等,金融體系種類非常之多,但是這些金融體系如何有效地分工,進入到綠色,這是一個問題。綠色發展要和金融體系緊密結合,綠色金融體系要和綠色產業鏈各個環節相銜接,這才是一個基本方向。

     

    我們再說市場機制來配置,就是強調碳金融有兩個,一個是碳稅,一個是碳交易,中國716號已經正式啟動了全國的碳市場,有人提到碳稅和碳交易是不一樣的,碳稅是用行政手段,由政府確定碳價,市場決定排放量,排放量不確定,碳交易是市場化手段,政府確定排放水平,由市場確定碳價,碳價不確定。所以說綠色金融各有利,也有它的弊,但是不管怎么樣,市場手段是個最有效的減排方式,其目的就是要實現應對氣侯變化,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工具。

     

    看一下碳交易,中國已經啟動了電力系統,今后還要再覆蓋到其他系統上,我們說二氧化碳是類似于國際的公共產品,遲早在國際上要發展成新的碳的市場體系,中國目前排放量大,但是我們的市場份額、碳交易量也會相對比較大。我們要考慮碳交易有幾個要素,環境成本化,作為資源要素有償使用,分配的排放權給你分配資源。配額制度,在一級市場上獲得初始排放權,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它既然作為資源了,就可以轉化為資產,因為碳排放交易權它可以作為抵押,像固定資產抵押一樣,既然是抵押了就類比于固定資產了。它在市場上進行交易,交易的結果就變成了資本,也就是說碳排放的交易具有資產、資源和資本這三重含義。

     

    另外碳的定價權,碳市場與碳定價,這個行業要不斷覆蓋,而且配額也要考慮,配額過高可能碳價太低,配額過低影響經濟發展,有減排經濟成本問題,減排社會成本問題,還有負排放問題等等,所以碳交融并不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它要和整個金融體系和排放體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相互融合的一個巨系統,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金融在實現雙碳目標中的作用。

     

    我們要進行一下小結,我們在綠色和金融之間找到共同點,才能實現平衡,綠色金融目標是形成利益共同體,分享增量,而不是分割存量。

     

    綠色發展與金融體系都需要進行大幅度改革。

     

    綠色是用錢買不來的。

     

    投資于未來就是占領先機。

     

    金融體系在綠色產業鏈上要有一個新的分工。

     

    第三個問題,出路。有三條,政策出路、技術創新與競爭,第三產業變革。

     

    先說政策,中國在實現減排目標實現雙碳目標方面,政策非常明確了,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十四五”目標提出了非常明確的綠色發展是生產力和綠色經濟發展方向,國家發改委也針對碳達峰和碳中和提出了六項新的舉措,首先是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能源利用效率,技術研發,體制機制,最后是增加碳匯。主要講三件事,講成本問題、安全問題、綠色發展問題,發改委已經非常明確了。

     

    再看看中國的新基建計劃,到2025年之前,中國準備投入10萬億元,針對綠色發展,針對新興產業提出了7項新基建方向。這是我們“十四五”要做到的,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也是針對中國結構調整和提質增效,新基建也很清楚了,這是國家準備投的錢。這是政策非常明確,政策也有了安排。

     

    二是出路,指技術創新與競爭。

     

    應該說綠色技術在過去幾十年里,每十年跨一個臺階,我們只針對光伏產業來說,1990年時候發一度電需要成本100美元,隨著技術進步,2000年降到10美元,2010年降到1美元,現在可以降到與傳統的煤電價格差不多的,10美分左右就可以發一度電,技術進步使我們新能源的成本是不斷降低的,還有除了太陽能之外,風電、水電、低熱能還有一些其他新能源,潛力非常大,今后長遠發展方向就是多元互補,多元互補的主要形式就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說起來這個話題比較長了。總而言之,綠氫是我們一個新方向,還有二氧化碳利用也是新方向。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通過智能制造也有新方向,所以說技術的進步使我們看到了希望,但是也不能太樂觀,技術它是在不斷進步的,它有的時候進步快,有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困難。舉個例子,2021年新任美國總統氣侯特史克里,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到2050年或者2045年,在我們必須削減的排放量中有50%的技術還有待發明,他說這句話之后,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些學者認為他說得不對,說現有技術可以解決,應該大部分推廣。也有學者認可他,說我們還要有新的技術,總而言之,不管爭論怎么樣,它說明一個問題,技術需要不斷進步,新技術也要不斷地發展,新技術指顛覆式技術,比如說核聚變、氫能技術、生物能源、生物反應能等等,還有現有技術需要完善,現有技術解決了利用效率問題,解決CCUS問題,儲能問題,還有一些成熟的技術,成熟的技術需要大面積的推廣,推廣可再生能源、推廣地熱資源等等。

     

    我們說在世界上,應對氣侯變化的技術又在不斷進步,同時也是一種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認為新能源技術它一共分成6個大類型,減排技術、無碳技術、負碳技術、能源管理技術、適應技術、低碳消費技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二氧化碳氣體的減排技術。細節不說了,技術分類已經非常明確了,現在國際上科技主管部門已經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技術路線圖和技術創新方面已經進行了全面部署,希望這些技術部署和金融投資相融合,讓企業受益。

     

    另外談到技術創新與競爭,技術競爭特別要考慮,新興技術引入到傳統產業,引入到新能源建設之中去,我看了一下今天的發言,華為有一個新能源的報告,他們用數字化來解決新能源問題,這個報告我也期待能夠聽一聽,數字化要推動綠色轉型,現在數字化已經變成非常普遍的事情,我們也都體驗到了,網絡智能、智能化物流,網絡會議,網絡教育,數字化已經走到了我們身邊,數字化轉型將來推動的就是節約能源和資源,提高效率。推動綠色低碳生產和生活方式,改變生產和生活的習慣。

     

    除了新興技術滲透之外,我們還要說把新興技術推動產業變革,產業變革主要指綠色、低碳、循環,這是十八大報告非常明確的,清潔能源資源利用。電力系統、交通系統、建筑系統、工業系統,都要是全面推動,我指電力、交通、建筑、工業這四項是中國的排放主要來源,這樣我們考慮有一個問題,金融投資要和產業發展有什么關系,這就要有一個二氧化碳排放投資的外部性問題,經濟活動對他人社會造成了一些影響,這些影響無需受益者來花費,綠色投資具有社會公益性質,投資使他人或者社會造成了損失,又沒有人承擔,這就是負外部性,綠色發展要求金融機構在投資過程中增加正外部性,減少負外部性,這是我們投資的方向。

     

    另外投資的時候要注意投資回報周期問題,防止碳鎖定,你的投資之后需要有一個回報周期,在沒有達到回報周期之前就要給它淘汰的話,這樣是投資的損失很大,這就是碳鎖定,比如中國煤電最近幾年上了很多,今后要把這些煤電去掉的話,我們就要承受損失,這就是碳鎖定,減排出現了困難,所以我們說投資過程中必須要減少碳鎖定,我們注重的是生態恢復與生態價值這個理念,注重環境質量,注重產業的效率,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注重產業鏈集群雙循環,注重公共產品,主要是環境社會效益的公共投資。

     

    總結一下,我們的出路有這么幾點。第一,急不得,也慢不得,我們必須穩打穩扎。第二,技術應用與市場規模決定今后的成本,新能源替代成本。第三,市場規模取決于體制機制的變革。第四,新一輪競爭將重組全球的市場格局。第五,綠色金融是我們今后發展的重要目標。這是我談的三個觀點,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本文系作者2021923日在2021中國清潔能源科技資本峰會上的發言。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国产乱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不卡|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91情侣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亚洲精品456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 8x福利精品第一导航| 日韩制服丝袜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地址|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国产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99久久做夜夜爱天天做精品| 九九热线精品视频16| 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 |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