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第一條不耗費一滴汽油、不排放一絲CO2污染氣體、完全清潔環保的“無碳”交通道路,將出現在官洲國際生物島。
昨天記者在留交會“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
在論壇上,廣州國際生物島籌建辦負責人向“海歸”們詳細介紹了生物島的情況:生物島將發展成為廣州和華南地區生物醫藥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的中心,就業人口13000~14500人,人口密度為7000~8000人/平方公里。“島上90%的村民已經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于今年年底封島進行進一步建設。”
據介紹,生物島以200米×200米的規劃網格疊合現狀地形為基礎,創造出具有生命象征意義的“DNA雙螺旋”結構的總體空間形態。主體部分是島中心折線形的30米景觀道路和15米景觀林蔭路構成的“DNA雙螺旋綠化帶”,總長度為2公里,其相互交織形成雙螺旋結構,一動一靜,成為生物島西南-東北的空間軸線。
“生物島上將出現廣州第一條無碳交通網絡。”該負責人介紹,他們計劃島上內部的交通靠步行和自行車為主,部分扶助以電瓶車,整個交通網絡不需要耗費一滴汽油,不排放一絲污染氣體,讓生物島成為廣州生態最好、最環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