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02:21:07
美國航空航天局表示,他們計劃發射一枚能夠描繪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細節的衛星。這一繞地碳觀測衛星( 繞地碳觀測衛星)可以指出地球表面二氧化碳的排放和被吸收的具體位置。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被認為是導致氣候變化的原因,但是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遷移信息卻很模糊。航空航天局認為繞地碳觀測衛星將會揭開這一神秘的面紗。這一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戴維·克里斯普(David Crisp)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第一顆監測二氧化碳排放路線的衛星。它的主要任務是準確測量二氧化碳在地球表面的排放源和吸收庫。”繞地碳觀測衛星計劃在2009年2月23日發射升空。
美國航空航天局曾經在其發射的一顆衛星上加裝了二氧化碳監測設備,但這一設備的監測對象是地面5至10公里范圍內的二氧化碳排放。繞地碳觀測衛星則是要具體監測近地面區域的二氧化碳濃度,這一區域的二氧化碳對全球變暖貢獻最大。
繞地碳觀測衛星將會隔周記錄二氧化碳的濃度,這將有助于研究人員分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源和吸收匯的位置。科學家通過計算已經獲得了每年自然界3300億噸二氧化碳的循環路徑。人類活動產生的75億噸二氧化碳盡管與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排放相比微不足道,但也足以破壞系統中的碳平衡,導致氣溫升高。
克里斯普說:“我們知道最多的化石燃料排放來自于何處,我們也知道水泥生產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我們并不清楚諸如生物質燃燒(森林燃燒)等排放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忽略化石燃料的燃燒,我們對其它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知之甚少。繞地碳觀測衛星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二氧化碳的吸收匯同樣也存在很多謎團。目前已知,50%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是被海洋吸收了。但對于其他的吸收匯,科學家還不能有太多的解釋。英國地球科學家肖恩·奎根(Shaun Quegan)指出:“我們運行模型時發現地球上有很多碳匯點,這些碳匯點都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它的具體位置所在還存在爭論。”
克里斯普推測說:“讓我們假設加拿大和西伯利亞的北方針葉林是碳匯的主要地區,這是由于這些森林在夏季生長迅速。 但這樣的環境正在加速轉變,我們不知道將會有什么樣的后果。這就是繞地碳觀測衛星之所以關鍵的原因。”
繞地碳觀測衛星裝載了一個分光計,用來分析光譜以決定二氧化碳和分子氧的量。這些數據可被用來分析空氣的濃度。繞地碳觀測衛星將會繪制1600平方公里區域內的二氧化碳地圖。它在獲取這些信息時需要太空中其它衛星和設備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