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弗朗西斯·加利(Francis Gurry)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掌舵人,這位新總干事計劃探討知識產權系統,以避免專利成為貿易壁壘。
據《金融時報》報道,用于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清潔技術”申請了大量專利,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研究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專利,使之促進而不是限制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獲取清潔技術。
WIPO并不想“消極等待”氣候變化技術陷入激烈的公開辯論中,這種爭論已經深深困擾制藥專利。有人指責說,發達國家制藥企業持有的專利,限制了發展中國家獲取可支付的藥物。
通過其國際專利申請制度,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擁有巨大的技術信息寶庫,可提供在線平臺,讓企業共享有關清潔技術創新的信息。企業可以利用在線交流公布其技術,以期與他人在商業基礎上開展合作研究。參與者保證“基于公平、合理和非歧視性的條款”,授權許可綠色技術,任何公司可以在系統中獲取信息,用于研究。
弗朗西斯·加利表示,他準備在未來數周內,與各國政府和“清潔技術”行業領導者,探討建立這種“開放式創新”平臺的可能性。
加利說:“如果我們能建立一種機制,表明市場正在開發和傳播新技術,我們將處于一個更為有利的位置,避免訴諸于強制許可制度和其他措施。”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針對氣候變化提出的倡議是其184個成員國去年12月批準的九點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旨在使WIPO在知識產權政策協商中更為有效和積極,同時重點關注發展中國家問題。
不過,作為在WIPO服務了24年的老將和前副總干事,在變革WIPO方面,新任總干事加利面臨著艱巨的任務。六年任期之初,加利就遇上了日漸加深的世界經濟衰退。1月份公布的數據表明,作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主要收入來源,國際專利申請已經開始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