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提到環境保護人們想到的是如何讓城市重現藍天,如何讓沙塵暴不再來,如何堵住工業企業的排污口,而9億農民賴以生存的農村則成了“被遺忘的角落”。現實是,由于經濟發展落后和基礎設施薄弱等原因,農村的環境問題日益凸現,生態環境令人擔憂。這不僅威脅著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而且制約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了遏制這一趨勢,《全國生態保護“十五”規劃》將農村環境保護作為工作重點之一。根據規劃,“十一五”期間,國家將花大力氣加大農村環境污染的防治力度,改善農村環境。提高縣鄉環保機構的管理能力
從歷史沿革來看,環境問題引起人們的重視,是因為“三廢”問題的出現,以及城市空氣質量的下降和工業污染。在普遍的印象中,農村一直是一個碧水藍天、鳥語花香的地方。實際上,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使得農村環境的“臟、亂、差”問題日益突出。長期以來,廣大農村地區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養殖和農業廢棄物任意排放的問題未引起重視。
農村環境問題的形成,有其歷史和現實原因。要改變這一局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縣鄉環境管理機構管理能力的薄弱,是阻礙措施推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國家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有1/3的縣級環境管理機構沒有獨立的執法權。很多基層環境管理機構的監測設施嚴重落后,“甚至比不上一個中學實驗室,只有幾個簡單的瓶瓶罐罐”。改善農村環境,提高縣鄉的環境管理機構的管理能力,改進設施裝備,是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綜合防治土壤污染
據介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是“十一五”生態保護工作的重點之一。目前,國家環保總局已經成立了土壤管理處,專人負責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這也填補了國家環保總局在管理上的空白。另據介紹,全國性土壤污染現狀調查工作已經啟動,目的在于摸清我國土壤現狀,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打下基礎。根據計劃,這項工作將在三年半的時間內完成,耗資達到10.4億元。
同時,這項調查的開展也為今后開展農村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礎。據這位負責人介紹,農村的面源污染是全球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之一,這與面源污染的特征有很大關系。面源污染具有潛伏性、分散性、蓄積性和漸進性的特點,污染一旦發生,就難以恢復。而且,治理面源污染的工藝復雜,難度大。他建議,對于農村面源污染,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督,建立嚴格的監督監測機制,尤其要強化農產品的產地環境監管。根據規劃的要求,今后要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生產加工企業周邊地區的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和監管工作。
根據規劃的要求,今后國家將嚴格控制在主要糧食產地、菜籃子基地進行污灌,并加強對主要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的常規監測,在重點地區建立土壤環境質量定期評價制度。同時,針對不同土壤污染類型,有關部門將選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區開展土壤污染綜合治理研究與技術評估,選擇重點區域建設土壤污染治理示范工程。
控制畜禽養殖污染
畜禽養殖產生的污染一直是農村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對于這方面的管理,“十一五”規劃中也做出了專門的規定。由于長期形成的養殖習慣,“畜禽亂跑,糞土亂堆”在農村是一個常見的現象,這不僅污染環境,還威脅著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在“十一五”期間,有關部門將根據《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劃定畜禽禁養區,加強對畜禽養殖污染的防治和環境執法。同時,將積極發展養殖小區,推廣健康養殖技術,實行種養結合、雨污分流、清潔生產、干濕分離,爭取實現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技術改進與污染治理。
另據了解,國家環保總局已經會同農業部啟動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規的制定工作,目前正處于征求意見的階段。同時,國家有關部門將積極籌措資金,因地制宜,運用生產沼氣、堆肥等方法建設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總結推廣一批經濟適用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模式。
加強對工業污染的控制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環保工作的開展,一批原先建在城市的工業企業開始向農村轉移,一些工業園區也開始在農村興起。這在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的同時,也給農村環境帶來了新的威脅。另一方面,在許多農村廣為分布的鄉鎮企業,因為設備簡陋、工藝落后等原因,也是農村工業污染的主要來源。這些都成為農村水安全的嚴重威脅。
在接受采訪時,這位負責人對這一問題也十分關注,他說:“水源地不可能出現在城市中心,很多農村都是重要的水源地。對于水源污染的防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城鄉發展二元結構的存在,農村用水的保障優先性低于城市和工業用水。飲用水不安全導致了一些農村地區疾病流行。據調查,一些農村由于受到大量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出現了“癌癥高發村”。
防治農村的工業污染,保障水源安全是一項不能有絲毫疏忽的工作。據介紹,在水源地區,不管是鄉鎮企業還是轉移的城市工業,相關部門都要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在管理上,要嚴格環境準入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堅決落實“三同時”制度。總之,一切措施的目的就是要從源頭上杜絕水的污染,確保水安全。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