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1月6日)從省有關部門了解到,我省(指江蘇省,下同)2008年在太湖流域完成了污水收集管網建設超過3500公里。這個數字超過了我省2007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逼近200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
自太湖發生飲用水危機以來,我省高度重視太湖流域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收集工作,確保污水進入太湖水系之前就得到有效的處理。為此我省大力推進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確保太湖流域每個鄉鎮都建有一座污水處理廠。到2008年底,太湖流域已有建成和在建的鄉鎮污水處理廠達到170多個,總規模接近400萬噸/日。通過加強生活和工業污水的收集力度等各項舉措,太湖水質一年多來有了明顯的改善。
管網密度決定了太湖污染治理的成敗。為此,我省要求各地要按照廠網并舉、管網先行的原則,修編完善城鎮排水規劃,重點加快城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同時,我省還爭取用3年時間,實現鄉鎮以上建成區“自來水管接到哪里、污水管網就鋪設到哪里”,在堅持財政投入與市場化運作并舉推進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之外,又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重點支持管網工程建設,引導、推進污水收集管網建設。2008年,僅太湖流域完成管網建設就超過3500公里,完成投資近50億元。有資料顯示,從2005年至今,我省新增加的污水處理能力接近整個“十五”期間形成能力的總和。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