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承擔著環境治理和綠色增長的雙重歷史使命,未來隨著大氣治理、海綿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土壤修復等細分行業的政策推動,PPT、第三方治理等新模式的興起,環保行業有望受益于市場化改革帶來的新機遇。
建設海綿城市真正的核心問題,應該一些理念的轉變,使城市在建設過程當中盡可能的去恢復它原本的內容。希望用“技術+資本”的運作模式,突破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
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問題,是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所導致的內部的體制性的問題。所謂有效的供給經濟學就是要增加有效的供給,給企業家更好的激勵。政府應當減稅、打破央企壟斷、減少政府管制、加強法治、淘汰僵尸企業。
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問題,是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所導致的內部的體制性的問題。所謂有效的供給經濟學就是要增加有效的供給,給企業家更好的激勵。政府應當減稅、打破央企壟斷、減少政府管制、加強法治、淘汰僵尸企業。
要實現全鏈條數字化的轉型,通過硬件、軟件、數字應用,使互聯網應用具備基礎的條件。不管是企業還是行業都要消除信息孤島。同時要實現設計智能化、制造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實現顛覆式的創新。
處在這樣一個巨變的時代,環境商會作為環保行業的代言人,代表著最廣泛會員的利益,同時也代表著整個行業的水平。既然是大家的商會,我們在面對新形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時,會員們更要團結在一起,在傳承中延續光榮,在開創中鑄就未來。

加快構建循環型產業體系;探索“互聯網+回收”的模式及路徑
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正逐年下降,從 2010 年的 10.6%下降至2014 年的 7.4%。今年第三季度增速已經破七,跌至6.9%,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加之目前我國產能過剩和資源錯配的矛盾依然嚴重,制度因素及環境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制約越來越強,消費和進出口難以保持 2012年之前的增速水平,表明經濟增速的進一步下行已成事實。在此形勢下,企業普遍感受到嚴冬的來臨,如何進行應對呢?
趙笠鈞 環境商會常務副會長、博天環境董事長
諸大建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劉勝軍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