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旨演講之一:生態環境與能源革命 |
|
 |
環保產業肩負著治理環境污染和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的雙重歷史使命,但從產業目前總體規模來看,差距尚遠,還需持續注入新動力助其發展。改善環境不僅要依靠強有力的末端治理措施,還必須采用財稅、金融等手段改變資源配置的激勵機制。"十三五"期間,我國應該建立一個較為系統的綠色金融體系,以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環保產業。
|
|
|
|
主持人: |
王 毅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 |
點評人: |
劉永政 首創集團副總經理 |
林文波 天津創業總經理 |
邊 程 科達潔能董事長 |
楊建平 雪浪環境董事長 |
|
|
|
 |
|
馬 駿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 |
|
|
|
主旨演講之二:新領域—新概念水廠+循環經濟 |
|
 |
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充實和擴展,一些新的概念也陸續呈現。新概念水廠是曲久輝院士聯合其他5位環境領域專家提出的新型城市污水處理廠構想,以期帶動行業的跨越式發展。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2015年循環經濟推進計劃》,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以及資源消耗大、污染防治任務重的行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同時大力推進園區和區域循環發展。這對于環保產業發展無疑也是一個重大利好。
|
|
|
|
主持人: |
趙笠鈞 博天環境董事長 |
點評人: |
孫明華 蘇伊士環境中國區執行副總裁 |
金 鐸 瀚藍環境副董事長 |
倪明亮 環能德美董事長 |
楊 光 興蓉投資董事長 |
王 賢 巴安水務董事長 |
|
|
|
|
 |
 |
曲久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
段 寧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科院清潔生產工程技術中心主任 |
|
|
主旨演講之三:新動力—綠色金融 |
|
 |
環保產業肩負著治理環境污染和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的雙重歷史使命,但從產業目前總體規模來看,差距尚遠,還需持續注入新動力助其發展。改善環境不僅要依靠強有力的末端治理措施,還必須采用財稅、金融等手段改變資源配置的激勵機制。"十三五"期間,我國應該建立一個較為系統的綠色金融體系,以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環保產業。 |
|
|
|
主持人: |
黃曉軍 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CEO |
點評人: |
文一波 桑德集團董事長 |
翟 俊 國投創新執行董事 |
張友誼 萬邦達副總裁 |
邊志良 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 |
程 鋒 興業銀行總行環境金融部市場開發處處長 |
|
|
|
 |
 |
王成善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青藏研究中心主任 |
傅伯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資環局原局長、中科院生態中心研究員 |
|
|
主旨演講之四:"十三五"環保規劃 |
|
 |
目前,《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已編制完成,初步提出2020年及2030年兩個階段性目標。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計劃,實現三大生態系統全要素指標管理;在既有常規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基礎上,新增污染物總量控制注重特定區域和行業;空氣質量實行分區、分類管理。推進"十三五"環保規劃編制要堅持遠近結合,既要以五年為主,提出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環境質量奮斗目標,又要考慮更長時期的遠景發展,更加注重深化生態文明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
|
|
|
主持人: |
駱建華 環境商會秘書長 |
點評人: |
王元珞 杭州錦江總經理 |
王 堤 中環水務總經理 |
姜鴻安 中科通用副總裁 |
王 柯 杭州新世紀總經理 |
任力波 國觀智庫執行董事、總裁 |
|
|
|
|
 |
|
王金南 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 |
|
|
|
主旨演講之五:新思維—互聯網+環保 |
|
 |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其它產業相結合。環保領域是一個融合多種環境要素的領域,要全面整體呈現環境問題,尤其需要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環境要素互通共享,利用數字化方式、信息化手段,通過科技倒逼產業升級換代,從而推動環境問題整體解決。 |
|
|
|
主持人: |
傅 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
點評人: |
文一波 桑德集團董事長 |
趙笠鈞 博天環境董事長 |
李 力 北控水務集團副總裁 |
張 建 通用技術咨詢副總經理 |
|
|
|
 |
劉志碩
著名天使投資人、中國經濟50人論壇企業家理事 |
|
|
商務交流會— 產業領先者 |
|
 |
國的環保企業最缺什么?資金、技術、人才或市場?回答肯定不盡相同。這是因為不同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一樣,需求自然也有差異。已在江湖揚名立萬的大哥級企業,資金和技術不是主要障礙,關注更多的是人才和市場。而絕大多數環保企業尚屬小微企業,資金仍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問題。據一項調查表明,環保企業中,規模50人以下的占比92%,年收入不足千萬元的占比90%。可以說,中國環保產業依然是滿天星斗不見月亮。在當前這個環保產業最好的發展時期,合作共贏、并購重組將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旋律。環境商會特意組織此次商務交流會,就是為了搭一座產業鵲橋,讓更多的企業在此相識、相知、相愛,攜手共創美好未來。商務交流會采用壇主制,會場共設6桌,主題包括水務、固廢處理、大氣治理、綠色金融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