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人員在檢查塑料袋質量
6月1日起實施的 “限塑令”,通過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小塑料購物袋,把消除“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這一環保理念帶進了千家萬戶。我省在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組織的大力推進下,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居民購物盡可能重復使用塑料購物袋的消費習慣正在形成,符合標準的塑料購物袋消費使用量下降及所帶來的環保效益也顯現出來。
告別無償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過程中,共同完成一項保護自然環境壯舉的成就感正在幫助人們戰勝短時間的不便,進而積極地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
同時,我省還擔負著另一項重要使命,那就是幫助生產塑料購物袋的企業盡快完成轉型。這當中,營口市鲅魚圈區蘆屯鎮——— 東北最大塑料制品生產基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由于這一生產基地是當地農村從家庭式小作坊經過二十余年時間發展起來的,單體規模不大,企業數量較多和民營經濟占絕對比重的特點,使得他們需要一定時間完成這一轉變。此前,停產、封殺、“最后瘋狂”等提法,不但沒有幫助他們完成這一轉變,反而加重了當地企業經營者的憂慮。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記者在當地采訪,所看到的企業已經開足馬力生產符合國家標準、厚度在0.025毫米以上的各種規格、式樣塑料購物袋,他們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已加入到全社會消除“白色污染”的行列中來。
向工人詢問產品質量問題
□調查
超市塑料袋溯源
“限塑令”實施后,記者到沈陽時代超市買東西。在付款處,消費者已經能夠很平靜地面對個人出錢買購物袋,上了年紀的顧客大都在交完錢后,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袋子裝下買來的物品。年輕人表現較為隨意,如果東西少,干脆用手捧著;東西多的,也不怎么計較買袋的一兩角錢。
由于物品較多,記者花兩角錢買下一個購物袋,袋子標注承重8公斤,裝下了包括蔬菜、糖果和調料等所有物品。根據記者以往的購物經驗,僅這一次,少用兩個購物袋是最保守的估計。
讓記者頗為意外的是,在購物袋生產廠家后面印的竟是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工廠地址為營口市鲅魚圈區蘆屯鎮蘆屯堡村。此前搜集的大量有關“限塑令”的資料中,蘆屯鎮顯然處于風口浪尖上,一些停產、封殺、“最后瘋狂”的說法一方面令人覺得那里的生產者對收入的關心要超過對環境保護的責任,另一方面也不免讓人對這個小鎮的產業命運感到擔憂。然而這個小小購物袋卻站了出來為那里的人們說了公道話:“蘆屯也是‘限塑令’的執行者”。
在關于“限塑令”的宣傳活動中,有關部門更為注重轉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反復探討在塑料購物袋的使用方面存不存在真正的免費,以及這樣的免費將讓我們在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方面付出什么樣的代價,消費者回應的也是購物不方便了怎么辦等問題。但是,把這些不方便的問題歸結起來,與生產企業的轉型甚至是生存問題作比較,顯然,生產企業面臨的困難要更大一些。這大約也是在執行“限塑令”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提到“限塑令”源頭治理時出言謹慎的原因。
蘆屯鎮塑料加工企業在“限塑令”倒逼之下加快產業升級
□表態
限塑令”對發展只有好處
“限塑令”實施后的蘆屯會是個什么樣子?在“限塑令”實施十多天以后記者走進蘆屯鎮,實地探訪了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
營口開發區天陽塑料廠位于蘆屯鎮的塑料產業園內,經理陸慶生對記者說話十分小心,看來他很清楚外界對蘆屯鎮塑料產業的關注。還未走進車間,里面機器的轟鳴就已經傳了出來。他大方地帶記者參觀說:“蘆屯停沒停產,不用我說,看看就知道。”這家企業在當地塑料生產企業中較早取得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也就是通過了QS認證。記者看到企業的吹塑車間,加工包裝車間的所有設備都在開動。
陸慶生告訴記者,塑料購物袋只是他們產品中的一部分,他們還生產包裝塑料袋、點斷袋等塑料制品。談到“限塑令”對企業的影響,他猶豫了一下,說:“這句話也不知道該不該講,我覺得對企業的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果他說企業現在還需要克服哪些困難,記者還能理解得快一些,他這樣說讓記者需要一定時間來轉過這個彎。
然而,此后記者接觸到的經營者很多都提到了這一想法。
“限塑令”的核心內容是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這應該是當地的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過去的主要產品,現在調整塑料購物袋的厚度,難道企業不需要經過巨大轉變嗎?
技術人員帶記者到一臺正在運轉的吹塑機前,指著機臺上吹出來的白色塑料泡說:“控制塑料袋厚度關鍵部位就在這里,吹泡機下面有一套模具,只要調整模具的規格就可以改變吹出來的塑料膜的厚度,并不需要對整套設備動大手術。”
也就是說,對于蘆屯鎮的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而言,企業落實“限塑令”并不需要過高投入,有人測算過,平均一臺設備也就在1萬元左右。
非但如此,生產厚度大于0.025毫米塑料購物袋在生產技術環節還給企業帶來諸多便利。
營口市飛達塑料有限公司經理孫儉峰是當地塑料行業協會理事,他告訴記者:“塑料膜吹得薄,對原料和吹塑設備要求都很高,過去稍有異常,吹塑機上產生的塑料泡就會破損,設備就得停下來。現在吹厚膜,設備故障率、材料損耗率都下降了80%以上。”
另外,塑料購物袋加工企業銷售產品多以重量計價,超薄塑料袋的生產意味著噸產品設備運行時間、勞動力投入數量要數倍增長,加工工人經常疲于奔命,而生產新標準塑料購物袋以后,企業的生產組織要從容很多。
采訪中,不少經營者都提到此前塑料購物袋生產入門關口過低,一家一戶也能干的問題。按照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新頒布的標準,其中塑料購物袋印上所采用的原料,生產廠家及地址是強制性要求,這實際上為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提高質量,打造品牌,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打開通道。
質監人員深入生產企業
□規范
從誤解到協作
在營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鲅魚圈分局副局長劉森看來,蘆屯鎮的塑料行業成為熱點已經是第二次了,只不過這一次的社會關注度更高一些。
由于縣區一級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基本沒有審批權限,他們的工作重點在于執法監督。以前,國家對塑料行業的生產沒有更多的要求,在質監執法中,鲅魚圈分局也就較少與當地的塑料生產企業發生關系。
為確保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的質量安全,提高塑料行業整體質量水平,國家質檢總局在2006年頒布了《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證通則》和《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并啟動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場準入制度。這一制度在今年1月1日起實施,也是從落實這一制度開始,鲅魚圈分局的執法人員就與塑料生產企業開始了越來越密切的聯系。
劉森說:“當初,業戶不理解,見我們去都很激動,場面也很緊張,他們覺得政府對當地管得太死。”實際上在國家有關政策的宣傳貫徹階段,他們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明確,那就是幫助企業盡快了解有關精神,適應新形勢,尋求企業發展新空間。
劉森說:“當地塑料生產企業數量有各種說法,蘆屯地區塑料加工產業從1984年起步,很多企業歷經變更。我們統計,現在仍在經營的企業有500多家,其中生產各種塑料袋的企業在150家左右。這些小作坊發展起來的企業,在理解國家有關政策方面確實有許多困難。”
他手頭有一本厚厚的《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他們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讓企業理解這部長達65頁的細則,并將其轉變為那些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企業的規范生產行為。
鲅魚圈分局綜合管理科科長張永帶著記者熟門熟路地探訪蘆屯鎮及各村的塑料生產企業,他說:“我不敢說每一家企業我都到過,但是絕大多數企業我都去查看過。”
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生產許可制度,也就是所說的QS認證工作落實起來也不是一帆風順,當地企業真正認識到生產食品包裝用塑料袋必須通過QS認證還是市場和執法兩方面力量發揮作用的結果。
現在當地已經有60多家塑料袋生產企業開始申請QS認證,其中先期通過的已達到15家。
劉森說:“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年初以來在食品用塑料包裝生產方面,我們查處了近20家企業,我們明確執法原則,對QS認證不清楚的,下力氣幫助,但是不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違規生產的,決不讓他逍遙法外。”
張永在進入企業前對記者說:“蘆屯有規模的企業,違規生產所取得的那一點收入,遠遠抵不上所受的處罰。塑料制品生產,尤其是塑料袋這一塊,收益水平并不是很高。你可以問經營者,他們會告訴你現在最關心的是怎么做才合乎要求。”
營口開發區天陽塑料廠經理陸慶生對記者說:“我們企業的塑料包裝袋等制品現在銷往大半個中國,即使咱們當地的質監部門不查,其他地方的執法部門也要查,而且現在前來要貨的大商家也大都要問QS認證的事,沒有過QS認證,企業根本不行。”
臨出企業,他還拉著記者的手說:“以前沒怎么接觸,這一段時間質監局的干部可真讓我感動,那是真在幫我們,前一段,我們廠需要一個小項的檢驗報告,才幾塊錢,人家開著車馬上就給送來。而且從來沒有給咱們臉色的時候,我們挺信得著他們的。”
QS認證似乎與塑料購物袋不相關,但這確是鲅魚圈區質監部門規范塑料生產企業經營行為的起點。或者說現在外界能夠較為順利地到當地了解塑料生產企業的情況,而不是像國內其他省份具有一定規模的塑料加工區那樣悄無聲響,是因為這里已經有了較深厚的工作基礎。
張永說:“‘限塑令’的事,正式文件還沒到手,我們局就行動了,因為一看報道就知道這又給我們增加了一塊新的重頭工作,從1月到現在,各層次的座談會開了很多次,現在業戶們基本上都明白,取締超薄塑料購物袋是大趨勢。”
待加工的原料。
□響應
標準宣貫 會散人不散
6月17日上午,營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塑料購物袋標準宣貫會在鲅魚圈區舉行,當天下著小雨,記者到達會場時,會議室里已經坐滿了當地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的法人代表。
會前,組織這次宣貫會的質監局同志還有些擔心,這么個雨天,業戶們會不會來得很少,甚至不來,但是會場的情況不僅打消了他們的顧慮,還讓他們多少有些吃驚,當時統計到會的塑料生產企業法人代表達到120人。
為搞好這次塑料購物袋標準宣傳貫徹活動,營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科科長王國欣做了較長時間準備,鲅魚圈分局還為參加會議的人員準備了書面材料,主要是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的《塑料購物袋的環保、安全和標識通用技術要求》、《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快速檢測方法與評價》三項標準。
王國欣說:“國家頒布‘限塑令’主要是為了節省能源和消除‘白色污染’。”據介紹,每年,我國超市、百貨商店、菜場、水果攤使用的塑料袋累計需要160萬噸塑料。按照生產1噸塑料需要消耗3噸以上石油計算,全國每年生產塑料袋需消耗480多萬噸石油,能耗巨大。
同時,大量超薄塑料袋用過一次就被遺棄對環境造成損害,形成嚴重的“白色污染”。目前我國每年隨生活垃圾進入填埋場的廢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至5%,其中大部分是廢塑料購物袋,特別是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廢塑料在自然條件下不易降解,造成長期的、潛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廢棄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的事件屢見不鮮;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棄塑料很難處理,混有廢棄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于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利用。
厚塑料袋本質上也污染環境,但人們可多次使用,而且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此次宣貫會,主要向業戶講解塑料購物袋國家標準有關內容,如《塑料購物袋的環保、安全和標識通用技術要求》中把環保要求、安全要求和標識等三項內容定為強制性條款,《塑料購物袋》標準中將塑料購物袋的厚度規定為不小于0.025毫米等。
從6月1日起,如果不按照國家有關標準生產塑料購物袋,質監部門將依據《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規定進行查處,該規定明確:“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營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榮麗智說:“落實‘限塑令’必須從源頭上把關,杜絕違法行為,堅決不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組織這樣的宣傳活動,宣傳‘限塑令’的意義,講解國家的標準,同時也對生產企業達到標準生產給予一定的幫助。”
榮麗智同時指出:“經過這些工作,對于那些仍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違規生產的企業,我們將依據有關法律加大查處力度,維護法律的尊嚴。”
宣貫活動結束后,參加會議的法人代表立即圍住主席臺,向王國欣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送走這些法人代表,他連連說:“頭一次,頭一次。”經常進行產品生產標準宣貫活動的王國欣說:“看得出來,經營者現在是真上心了。”
□競跑
打響產業升級發令槍
提到過去蘆屯鎮生產旺盛的形勢,不少資料都用了車水馬龍的說法,現在雖然看不到這樣的景象,但是在記者采訪的企業中,改造卻是他們不約而同的動作。
鄭兆敏是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塑料行業協會會長,他還是這個協會的黨支部書記,過去他經常代表協會對外發言。一段時間以來,由于種種原因,他連手機都不愿意接,更不愿意見媒體,大概是因為那些對蘆屯不太有利的報道。他說:“‘限塑令’剛實施那兩天,確實有不少企業停產了。現在看那應該叫做‘陣痛’,因為企業要調整生產組織,還要聯系標準塑料購物袋的訂單。現在你都看到了,生產塑料購物袋的一百多家企業都在生產,應該說也是觀望期結束了。”
他肯定了記者企業都在搞改造的看法,并告訴記者:“現在提高吹膜厚度,改善車間環境,一般企業投入大約也不少于5萬元。”
在位于蘆屯鎮四臺子村的營口旺隆塑料廠,記者看到了壯觀的塑料購物袋加工場面,一臺挨一臺的切斷機一齊發出轟鳴,似乎在顯示當地規模最大企業的聲威。企業經理不在,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去采購設備和培訓工人了。
為了提高產品檔次,這家企業也在申請QS認證,由于企業建廠時間較久,有一定困難,不過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在生產組織上進行了調整,開始規范庫區、車間,并準備安排食品塑料袋加工區。
在加工車間,年輕的王麗娜熟練地停下機臺,取出一個廢品,她告訴記者:“我們現在主要是看印刷工整不工整,跟薄袋比,現在切袋基本不出故障。”她現在是看管兩部購物袋切斷加工機,別看年輕,還帶著個徒弟。
她指著車間里兩臺嶄新的設備說:“那是剛剛安裝完的,一臺100多萬元呢,是做出口產品的。現在還沒有人會用,派出的工人就是學技術去的。”
營口市飛達塑料有限公司質檢部長崔丕龍每隔兩個小時就用測厚儀檢測一次塑料購物袋的厚度。他說:“質檢工作就是要保證我們的產品符合或者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這樣才能有市場。”
該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崔麗蘭告訴記者:“我們不用走出去,訂單都是用戶在網上查詢后,再與企業簽訂的,工廠生產任務安排得很緊,為了保證生產,老板最近還給員工加了薪。”
一墻之隔的天陽塑料廠連日來汽錘聲響個不停,技術人員說:“老板覺得現在條件還不夠,還得再改造一個車間。”
金隆包裝廠過去主要從事包裝塑料生產,為營口地區大型企業提供包裝塑料,不過,他們最近也提出了QS認證申請。企業負責人姜勝軍說:“我們了解了一些情況,‘限塑令’提高了塑料購物袋的生產門檻,不少小企業干不下去了,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機遇,現在已經準備了專門的車間,通過認證后,我們就開始生產。”采訪時,他們已經試制了一些產品,一種他們標示承重1公斤的塑料購物袋,質檢人員速測承重可達2公斤。
□呼聲
蘆屯鎮盼望公平監督
盡管都在積極應對 “限塑令”后的新市場形勢,蘆屯鎮的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的經營者,特別是中小企業仍有疑慮。在永發塑料廠,舊設備搬出了廠區,準備處理,生產車間按QS認證有關規范正進行調整。不過經營者告訴記者:“我現在已有3個大客戶走掉了。”他擔心塑料購物袋購銷已經市場化了,如果受監管的只是他們,那就意味著蘆屯的塑料生產企業將面臨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損失。
為全面落實好“限塑令”,由省經委牽頭,包括發改委、質監局、商業廳、工商局、環保局、科技廳、財政廳、物價局等的九委局5月9日聯合下發了《關于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的通知》,九個系統在塑料購物袋生產、銷售、使用以及研發等環節明確各部門責任和分工。
省環保局、省經委、省商業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消協等單位,“限塑令”首日即在沈陽樂購超市聯合舉辦了“減少白色污染,倡導綠色消費”啟動儀式,宣讀“限塑”倡議書,現場發放環保布袋。
省市各級有關部門通過發放宣傳單,懸掛條幅等形式,宣傳塑料購物袋限產限售限用的重要意義,鞍山、錦州、丹東、營口、遼陽等市各商場、超市都在顯著位置張貼廣告,有的還免費向消費者發放環保購物袋。
省商業廳、物價局、工商局聯合下發了《關于貫徹落實 〈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各級工商機關要求商場、市場開辦單位建立起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管理制度,承擔起督促檢查場內商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規定的管理責任。同時嚴格進行執法檢查,義縣工商局執法人員6月6日在七里河農貿市場,對5000個正在準備批發銷售的淘汰塑料袋予以依法扣留。本溪市工商局通過執法檢查,目前已查扣25萬個超薄塑料袋。
省質監系統稽查隊伍積極開展工作,監督檢查生產企業限塑工作的落實情況。
下一步,我省各部門將依照分工,加大監督查處力度,重點抓好塑料購物袋的生產和批發環節,從源頭上遏制住超薄塑料購物袋的生產和銷售,同時加強對集貿市場、小超市、食雜店、飯店等薄弱場所的監管,逐步完善落實“限塑令”的長效機制和聯動推進機制。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