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02:23:38
幾十年不變樣的人力板車,敞開式運輸帶來的拋灑滴漏,小型垃圾轉運站的低效率……現有的生活垃圾收集轉運格局,將在兩年內徹底改變。昨從市政府常務會上獲悉,機械化、自動化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明年底將在無錫市建成。
目前無錫市市區平均日處理生活垃圾約2500噸,高峰時可達3200噸。現有的垃圾收集、中轉和運輸模式,已難以適應城市對環境的保護要求。以人力板車為主的垃圾收集方式,收集半徑只有約500米,且常出現拋灑滴漏;分布在城區居民小區內的56座小型轉運站,中轉能力只有10-50噸/日;負責密閉運輸的轉運車輛,運力也大多只有5噸。
根據計劃安排,年內無錫市建成區生活垃圾機械化收集率將達到70%;崇安、濱湖各完成一座日處理規模500噸的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的主體工程,南長、北塘各完成一座日處理規模500噸的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的規劃定點并啟動建設;錫山、新區各建成投運一座日處理規模200噸的中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到明年底,無錫市建成區生活垃圾機械化收集將實現100%;崇安、南長、北塘、濱湖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全面建成投運;錫山、惠山和新區完成本區域壓縮轉運站的新改建和收集運輸車輛的升級,確保市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的密閉化和全覆蓋。
推行生活垃圾機械化收集后,大噸位車輛收集范圍和半徑將有效擴大,收集效率同時大幅提高。現有的小木車、機動車、拖拉機等非密閉收運垃圾方式將被淘汰,收集過程中的拋灑滴漏將隨之杜絕。城區新建的4座規模500噸/日的大型轉運站投運后,將替代現有的56座小型轉運站,實現生活垃圾的集約化收集。為優化資源配置,被整合的小型轉運站,可變成電子垃圾、大件垃圾的收集點。全市新建、改建的大中型集約化轉運站,對防塵、除臭、防噪和污水收集處置均有控制措施,可以最大限度減小對環境的污染。
據了解,隨著錫東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建成,對生活垃圾的焚燒處置能力將大大增強。無錫市將構建起全國一流的生活垃圾機械收集、大型轉運、焚燒處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