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得好:創新是民族發展之魂、國家強盛之本,更是企業發展之必需。創新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實際中亦是如此,企業為了謀求更長遠、更健康的發展,不懈地追求創新,全面開拓,夯實自身核心競爭力,這一點在水務龍頭企業-首創股份身上體現得尤為淋漓盡致。
位居榜首 不驕不躁
就在前不久中國水網主辦的“2008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評選中,首創股份位居榜首,顯示出不俗的業績、服務能力及品牌影響力。首創股份是最早參與國內水務市場化改革的投資者之一,4年前得到業內的認可。“我們致力于水務發展的戰略是堅定而一貫的,在初步實現全國水務市場戰略布局后,公司進行了業務管控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競爭能力的建設。經過幾年整固,厚積薄發。2008年公司發展再現突飛猛進的態勢,也再次得到業內的認可,榮登水業十大影響力榜首,我們也倍感高興和自豪。應該說,2008年中國水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通過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涌現出一批新發展的企業,造就了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的新排定。”首創股份總經理潘文堂在接受中國水網記者的專訪時這樣表示。
潘總指出,全面開拓、創新發展是首創股份此次獲得榜首認可的關鍵,這集中體現在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打造上。首創股份不斷強化投融資與資本運作能力,提出并實施了流域投資開發新模式,創新融資方式,率先簽署國內并購貸款協議。首創股份不斷提高運營管理與技術開發能力,提出并實施績效管理,全面參與國家水專項課題研究。同時,堅持不斷加強企業服務能力,全面建立客戶服務體系,強化技改,確保水質生產標準。此外,還積極參與國家及行業等方面的社會活動。
區域治理 大有可為
流域化開發、區域化治理不但是水務投資的新模式,更是實現減排環保目標的重要途徑。從國外發展與國內實踐經驗看,水務區域化、流域化的發展前景廣闊、大有作為。首創股份已在湖南區域化治理、流域化發展方面取得快速進展。潘總告訴記者,“2008年,我們在湘江等流域與湖南省五個地級市、十幾個縣簽訂了污水處理經營協議或意向,得到湖南省政府及各地的積極肯定和支持。其他一些省市正積極與我們聯系,希望共同推廣這種模式。”顯示出他對區域化、流域化治理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可轉債”按程序進行
年初,首創股東大會批準發行不超過18億元的分離交易可轉債,期限為6年,每張債券的認購人可以無償獲得公司派發的一定數量認股權證,行權比例1:1,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起業內諸多人士的強烈關注,部分行業人士對可轉債是否能順利發出去提出質疑。潘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首創股份可轉債工作正按程序在進行。我們認為:公司股東大會之所以批準發行不超過18億元的分離交易可轉債, 首先,是基于公司快速擴張發展之需,正如募集資金擬投向的湖南、深圳、呼和浩特、太原等大批水務項目需要發展資金;第二,讓股東更好地分享公司高速發展帶來的收益,首創股份自上市以來持續穩定地向股東高比例分紅,此次募集資金進行債務結構調整,將可以更好地保障公司財務穩健發展,保持公司對股東的高比例分紅回報;第三,項目多、投資大、發展潛力大。作為國內水務龍頭,首創股份在市場、社會上得到業內與投資者的普遍認可。我們有信心和能力抓住機遇、快速發展,以良好業績來回饋社會,回饋投資者。”潘總的樂觀情緒又一次感染了記者。
謹慎穩健 又敢于突破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水務行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當前,國家不斷加大投資力度,環境治理獲政策資金扶植,也為水務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潘總建議,中國水務企業應積極面對挑戰,審勢度勢創新發展思路,不斷強化自身發展能力。前行中,既要謹慎穩健,又要不失時機地敢于突破。他同時表示,在新形勢下,首創股份更加堅定自身的發展戰略,力求抓住機遇,快速發展,爭取用3至5年時間,在發展規模上達到世界水務企業前列。
首創股份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水務投資及運營管理領先企業之一。公司經過八年的發展,目前控股及參股的水務項目遍及國內22個城市,水處理能力1000多萬噸/日,服務城市人口超過1700萬。投資總額達到70多億元人民幣,并初步完成了對國內重點城市的戰略布局,截止2007年12月,公司總資產114億元,凈資產48億元。這些龐大的數字背后必然蘊藏著強大的支持后盾,有一支精英管理團隊和謀篇布局的戰略大師,我們有理由相信首創股份的明天會更加燦爛。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