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02:22:34
近一周國內外輿情,細品起來,有許多環保內容,而且寓意深刻。中國精彩30年回顧引起國內外媒體特別關注,激發了對改變發展模式的深入思考。當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面臨的機遇、“煤改電”,以及治山治水等民生工程,蘊含著較為深刻的環保內容。此外,從明年1月1日起調整成品油消費稅,循環經濟促進法也將于當天開始施行,成為促進節能減排新的推手。
為了未來 改變發展模式
回顧中國30年發展軌跡不能不關注發展模式。今年12月18日,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日。當天,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將國內外媒體對中國改革開放30年成果及經驗的關注推向高潮,人民日報等媒體在頭版頭條進行了報道。法國《回聲報》發表的一篇社論說得好:中國政府現在正致力于建設和諧社會,今天的中國領導人明白中國需要發展經濟,需要改變發展模式。“他們和當年的鄧小平一樣,有著難得的品質:懂得思考未來。”
21世紀經濟報道12月22日報道,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清泰在21世紀中國經濟年會的分析判斷,強調轉變增長方式的必要性和如何在這方面做文章。陳清泰說,全球金融危機和衰退是經濟結構失衡和各種深層次矛盾的暴發,經濟回落向我們發出的信號是經濟結構必須調整。30年的中國經濟增長創造了世界奇跡,但是由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遲緩,使我們付出了過高的資源環境代價。他認為,中國目前正處在一個發展的十字路口,現在每年有大約15萬億元龐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大規模投資不但產生新的大量的資產,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居民人均占有住房私人交通家用電器等也在加速增加,每年大量新增資產的耗能水平,污染物排放水平將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產生影響。
他指出,不斷產生的巨大的資產增量和耗能的消費品為結構調整和向節約型社會轉型提供空間,例如在每年巨大的新增能源中,如果進行大范圍的技術創新,發展清潔能源就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結構。如果我們能不斷改善二三產業結構、降低高能耗高污染的比重,就能降低單位GDP的能耗……如果以節約優先、結構優化、環境友好的理念,把資產積累的過程當作技術創新和調整結構的大舞臺,我們就可能在轉變增長方式上有大的突破。
拉動內需 民生環保兼顧
北京實施的“煤改電”等民生工程,既拉動了內需,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據CCTV 12月23日報道,今年第四季度,北京市追加了60億元投資拉動內需,80%以上投向了民生領域。北京市正在實施的“煤改電”工程,就是把過去平房里燒的煤爐換成電暖氣。目前北京已經有8萬多戶居民享受到了清潔安全的電采暖。不僅是“煤改電”,按計劃,北京市今、明兩年擴大內需新增的投資仍將大部分投向民生領域。修建100公里軌道交通;購買1000輛電動汽車,組建“綠色公交車隊”;在172個村建設太陽能集中浴室等。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新聞發言人王海平說,兩年投資1200個億到1500個億,引導和放大社會投資1萬億元。
“看今朝:半個廣西是森林”,這是廣西日報12月22日推出的環境報道,標題醒目。而更加耐人尋味是,報道說:“廣西青山綠水得到有效保護,以沼氣為中心的農村能源建設功不可沒。”沼氣在農村推廣普及,改變了南方居民千萬年來砍樹燒柴的習慣,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形成家居環境清潔美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的農村發展新格局。
報道總結了廣西改革開放30年來林業發展的經驗。其中,包括調整林業發展戰略,落實林業“三定”,加強林業法制,實行“造、封、管、節”并舉,多渠道籌集發展林業資金,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植樹運動,消滅宜林荒山荒地和實現綠化達標,深化林業改革,擴大開放,促進林業跨越式發展,建設生態廣西等。
報道算出了廣西的環保豐收賬:平均每個廣西人擁有近4畝森林,使廣西人享受著優良舒適的生存環境——空氣清新水土好;廣西平均每戶家庭擁有10多畝森林,使廣西人享受著得天獨厚的人居環境——山清水秀風光好;相當于耕地面積3倍之多的森林植被,使廣西人享受著健康無害的生活環境——食品安全有保障。
“今年我國新增戶用沼氣將超500萬戶”是農民日報12月20日推出的報道。據報道,自2007年農業部啟動實施“循環農業促進行動”以來,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大力推進循環農業建設,涌現出一批成熟的技術和模式,農村沼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農村清潔工程建設成為新亮點,我國循環農業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綠色產業成為河南長垣富民產業”是農民日報12月19日推出的報道。據報道,長垣不僅在非公有制林業發展方面位居河南省前茅,而且實實在在地把林業發展成了富民產業。這里的經濟實力真的增強了,這里的80萬人民生活水平真切提高了,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力推需求內外平衡”是《瞭望》新聞周刊2008年第51期推出的特別報道。報道強調指出,農礦產品的定價權至今控制在少數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手中,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市場上處于劣勢地位。因此,打破發達國家對原材料、糧食等關系國計民生的農礦產品的市場控制權是合作并形成機制的重要方面。這就要求發展中國家間在能源及礦產品、糧食等重要產品方面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同時,通過項目合作、援助以及投資等方式,推動農礦產品生產和深加工,實現互利雙贏和國際市場穩定。
稅費新政 明年元月起施行
從明年1月1日起,我國將開始施行循環經濟促進法,并調整成品油消費稅政策。
法制日報近日在報道循環經濟促進法實施座談會時說,循環經濟促進法將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為切實保障這部法律的有效實施,全國人大法律委、環資委、常委會法工委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國務院有關部門,12月1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循環經濟促進法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強調,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循環經濟促進法的貫徹實施。
法制網報道,按照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要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12月19日下發通知,決定從2009年1月1日起調整成品油消費稅政策。
財政部新聞辦公室12月19日說,成品油消費稅政策調整,是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促進節能減排和經濟結構調整、規范政府收費行為和公平社會負擔,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