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02:22:36
盡管去年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但溫家寶總理還是用“堅定不移”來表達實現“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兩個約束性環保指標的信念。
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造成這兩個指標沒有完成的主要原因是,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重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仍然偏快,不少應該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還沒有退出市場,一些地方和企業沒有嚴格執行節能環保法規和標準,有關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需要一個過程。
由此可以看出,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以及落后的生產能力成了節能減排的最大阻力。一個困擾企業的問題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如果沒有技術領先的環保產業支撐,簡單的節能只會導致企業產能下降,而單位能耗卻不會有絲毫降低。從這個角度看,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成了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質量轉變的主要突破口。
一個可以佐證的事例,正如本報今日頭條報道的那樣,濰柴正是堅持快走一步,高起點,產學研聯合,產品的環保水平才始終高于國家標準。由其自主研發的“藍擎”發動機,在整體污染物減少40%的同時,燃料消耗降低了5%—10%,而企業效益卻在節節攀升。
為此,溫總理在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節能環保技術進步。積極推進以節能減排為主要目標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引導企業采用有利于節能環保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
事實上,目前我國環保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環保企業產品、技術的科研力量薄弱,技術開發力量主要分布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一些高端產品的知識產權往往歸屬于國外企業所有,尚未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和創新體系。
隨著引導企業采用有利于節能環保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政策的逐步推進,企業節能減排的要求將日益迫切,節能技術和設備采購的投入也將隨之加大。據此可以判斷,積極研發環保技術以及提供節能設備的企業將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時期。另一方面,政府還將拿出“真金白銀”支持發展環保節能產業。溫總理在報告中表示,除了政府投資要加大對節能環保的支持,銀行也要加大對節能環保的信貸支持。
當然,企業也要像濰柴那樣,把國家每一項新的環保政策和標準的出臺,當做是推動企業注重環保研發的動力,挖掘新的發展商機,為加速發展提供動力,同時還可以為環保事業作出貢獻,做一個合格的、負責任的企業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