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半年前,很多人還慣于以“高油價”作為高談闊論市場不可估量的“引子”,推廣自成品??杀A_·菲利普在《跨越分歧》中曾說,美股歷史上的泡沫有三種:結構性不穩定泡沫、資產泡沫以及技術泡沫。新能源這種被圈定成“技術泡沫”的產業集群,也緊跟著金融危機從快速膨脹轉變為猝不及防的破滅。
靠“信念”,真的就能活下去么?重新審視行業的價值與潛力,勢必重要。
盡管行業“入冬”是每年必經的階段,但訂單幾乎全部止步的場面,讓經歷3年爆發期的眾多太陽能老總們開了眼界。
去年12月,夏普這家全球第二大光伏電池廠商語出驚人,2009年全球時常會出現暫時性停滯。
但市場并非就如同人們所擔心的那么不可理喻。以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為主導的太陽能需求市場逐漸弱化是毫無疑問的,今后可能會因為更多海外地區如美國、法國和日本的崛起不斷抹去人們額頭上的冷汗。
若銀行信貸能在2009年重啟,市場被激勵的時間肯定會提前。CSI阿特斯公司董事長瞿曉鏵的判斷是:投資光伏項目之后,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將提高到10%,這種回報率將比用在其他政府支持項目上的回報率更高。
令人驚喜的還有“多晶硅”這個曾經頑固不化的“灰色”物質。中國太陽能行業長期兩頭在外格局(多晶硅原材料和電池銷售都來自國外)的掣肘之一,也將被擊碎。
2009年,多晶硅求大于供的局面將不復返。有券商預測,2010年需求與供給的總量分別是8萬噸和9.68萬噸。
就在去年11月后有多晶硅市場價格跳水50%以上,一大半有采購長單的企業開始修改與簽訂新的可變化型訂單,可以預知未來多晶硅價格必然會大跌。
這就會讓國際太陽能的發電價格盡快與國內外的普通電價實行并軌。
與太陽能的兩頭在外不同,風電制造業因被國內市場“全體承包”,將讓設備供應商們更加“牛氣”。
根據《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規劃》,2020年中國累計裝機3000萬千瓦的目標將提前十年實現,所以明年中國風電裝機總量很有希望會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一。
在解決了主軸軸承、電控系統、齒輪箱、葉片等零部件供應瓶頸之后,2008年到2010年各大風電整機廠都會有“兩步并作一步”的跨越式發展。
盡管BP公司前期撤離中國風電市場,但由于受到政府資金和政策的鼓勵,大型發電企業仍然在這個寒冷的季節中,不遺余力地參與風電場建設的“冬季中長跑”。
但雖有8%的投資回報率,電網和風電場之間由于并非同門師兄弟,風電以較高的“電價”被電網“名正言順”地接納,還要看雙方博弈的結果才會知曉。
除了期待經濟可以早些復蘇之外,如何在虛弱的市場中求得生存,將是很多新能源公司管理者們的一道考題。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