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生物產業 發揮我國特有的生物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面向健康、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實施生物產業專項工程,努力實現生物產業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研制的新突破。健全市場準入制度,保護特有生物資源,保障生物安全。
發展新材料產業 圍繞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裝備、新能源等產業發展的需求,重點發展特種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復合材料、環保節能材料等產業群,建立和完善新材料創新體系。
振興重大技術裝備 在高效清潔發電與輸變電等領域研制一批對國家經濟安全、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有重大影響和帶動作用的重大技術裝備。
提升汽車工業水平 鼓勵開發使用節能環保和新型燃料汽車。
裝備制造業振興的重點:環保及資源綜合利用裝備大氣污染治理、城市及工業污水處理、固體廢物處理等大型環保設備,海水利用、報廢汽車處理等資源綜合利用設備。
有序發展煤炭 減少煤炭開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依法關閉破壞資源和環境的煤礦。加強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
積極發展電力 以大型高效環保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火電。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電機組。
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統籌做好移民安置、環境治理、防洪和航運。
積極推進核電建設。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鼓勵生產與消費可再生能源,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地熱能和海洋能。
調整原材料工業結構和布局 按照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重組、提升水平的原則,加快調整原材料工業結構和布局,降低消耗,減少污染。
優化發展冶金工業 推進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
調整化學工業布局 淘汰高污染化工企業。
促進建材建筑業健康發展 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產品質量檔次為重點,促進建材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在有條件的地區發展日產5000噸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逐步淘汰立窯等落后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保溫材料以及綠色裝飾裝修材料。
鼓勵輕工業提高制造水平 運用信息、生物、環保等新技術改造輕工業。調整造紙工業原料結構,降低水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淘汰落后草漿生產線。
鼓勵紡織工業增加附加值 提高紡織工業技術含量和自主品牌比重。發展高技術、高性能、差別化、綠色環保纖維和再生纖維。
深度開發信息資源 加強資源、生態環境等領域的信息采集。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