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新能源車的推廣一直受到價格高企的困擾,此次推出的大力度資金補助將加快推動新能源車的推廣。
聚焦公共服務
按照新出臺的《辦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將在北京、上海、重慶、長春、大連、杭州、濟南、武漢、深圳、合肥、長沙、昆明、南昌等13個城市開展,能享受到財政資金補助的新能源車主要指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但是,并非所有新能源車購買者都能得到補貼,《辦法》明確,以財政政策鼓勵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對推廣使用單位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普通消費者目前還不能享受購車補貼。記者從上海公交行業了解到,在公交改革實施之后,新能源車有望在政府的直接推動下率先在公交行業試點。
車企受到鼓舞
近年來,新能源車一直是車界的熱門話題,也是歷次車展中的亮點,但一直以來卻“叫好不叫座”,在市場銷售方面很不理想。成本高,與普通車相比售價高,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配套不足,是制約新能源車推廣的瓶頸。而《辦法》的推出,為生產新能源車的企業鋪就了一條突破之路,即從公共服務領域開始拓展市場。《辦法》規定,中央財政重點對購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緩解了差價大的矛盾,同時規定“地方財政重點對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及維護保養給予補助”,為新能源車的運行使用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此外,生產上規模之后,車企的生產成本可望明顯下降,新能源車的價格劣勢有望逐步消解。
《辦法》實施之后,福田汽車、安凱客車、中通客車、曙光股份等大客車企業的受益將最大,長安汽車、上海汽車、一汽夏利等生產乘用車的上市公司也會受益。而且,地方配套措施出臺之后,有望吸引越來越多的車企投入到新能源車的研發中,或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個人暫不受惠
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認為,目前只針對公共服務用車予以補貼,是因為“有更好的示范效應”和比較高的“運行效率”。而對個人消費者的購車行為,總量不好控制,推廣補貼有難度。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即使不能對個人消費者給予直接補貼,《辦法》沒有明確像減免購置稅這樣的政策來鼓勵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此前,一汽豐田、比亞迪等已經推出新能源車的廠家都希望國家能減免混合動力車、電動車等新能源車的購置稅,以鼓勵消費者購買,盡快使新能源車的銷量得到提升。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