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規劃 >>內容詳細

    江西省循環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

    2009-07-31 10:19:20  

      一、循環經濟發展基礎
      
      (一)循環經濟內涵
      
      1.循環經濟含義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其中“減量化”原則是指在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再利用”原則是指產品多次使用或修復、翻新或再制造后繼續使用,盡可能地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資源化”原則是指將廢棄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資源,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2.循環經濟兩個層次
      
      在微觀層面上,循環經濟要求企業節約降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減量化;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并延伸到廢舊物資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據資源條件和產業布局,延長和拓寬生產鏈條,促進產業間的共生耦合。在宏觀層面上,循環經濟要求對產業結構和布局進行調整,將循環經濟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建立和完善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3.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
      
      建設節約型社會,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著力構建節約型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從體制、政策、技術、管理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通過資源利用方式從單向直線式過程向反饋循環式過程轉變,使經濟增長在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科技含量不斷增加、質量效益不斷提高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經濟增長方式。
      
      (二)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1.主要成效
      
      (1)“節約降耗”取得積極進展。通過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廣使用節能降耗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全省產值能耗、產品能耗、建筑能耗和照明能耗明顯下降,主要設備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2005年,全省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1.06噸標煤,比全國低13.1%,其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2.08噸標煤,比2000年下降27.8%;全省重點鋼鐵企業噸鋼綜合能耗為687千克標煤,比上年降低11.4%。與此同時,節材、節水工作取得較好成效。2005年,全省推廣散裝水泥928萬噸,節約包裝袋1.8億個;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為522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9.7%。
      
      (2)減量排放、清潔生產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廢水排放狀況改善。2005年,全省廢水排放53972萬噸,比上年減少972萬噸;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61.3%,比上年提高16.7個百分點;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2.1%,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二是固體廢物處置能力不斷提高。2005年,全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1899萬噸,比上年增加229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26.9%,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4591萬噸,比上年增加450萬噸。三是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和業務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創建了全順汽車廠、亞東水泥廠等一批省級清潔生產示范企業。
      
      (3)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穩步提高。2005年,全省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達到 299家,實現銷售收入92億元。一是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走在全國前列;我省銅、鎢、鉭、鈮、稀土等礦產資源豐富,有色金屬礦產的采選、冶煉技術在全國領先;二是廢舊物資回收取得明顯成效;2005年,全省物資回收經營企業達到170家,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18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63億元,回收拆解報廢汽車1.5萬輛,形成了一批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綜合回收利用基地。
      
      (4)初步建設一批生態工業園區。我省堅持“布局合理、用地集約、產業集聚”的原則建設工業園區,園區的土地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高。全省94家省級以上開發區70%以上的用地屬于荒山、荒坡、荒灘和丘陵,依托園區辦工業比過去分散建廠方式節省近6萬畝土地。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一批工業園區在產業集聚基礎上陸續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生態系統。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永修云山經濟開發區、婺源工業園區、靖安工業園區、蓮花工業園區、武寧工業園區、湖口金砂灣工業園區等一批發展循環經濟比較突出、生態環境保護良好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開發區。
      
      2.主要措施
      
      (1)強化法規制度建設。在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方面,我省在全國較早出臺了一系列法規、規章和制度,形成了有力的法制保障體系。針對循環經濟,出臺了《江西省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分工方案》、《江西省發展循環經濟2006-2007年工作綱要》;針對節能,制定實施了《江西省實施“節約能源法”辦法》和《江西省電力需求側管理實施辦法》;針對節材、節地,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散裝水泥工作的意見》、《促進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和《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節能建筑的實施意見》;針對資源綜合利用,出臺了《江西省資源綜合利用條例》、《江西省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管理條例》;針對政府機構節約,制定了《關于加強政府機構節約資源工作的實施意見》;針對環境保護,及時修訂了《江西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通過了《關于加強東江源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決定》、《關于加強生活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確保生活飲用水安全的決議》。與此同時,省人大常委會多年來堅持不懈地開展環保贛江行活動,各地結合實施《江西省環境保護違法違紀案件移送暫行規定》、《江西省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行政執法暫行規定》,持續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組織了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的執法檢查。通過加大立法、執法、監督的力度,有效增強了企業、居民、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自覺性。
      
      (2)出臺配套措施。一是成立了江西省發展循環經和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改委;二是下發了《關于加強鐵礦、煤礦等礦產開發項目管理規定的通知》和《江西省林產工業項目管理規定》,對全省礦產資源及竹木資源開發實行“項目核準和頒發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相結合的管理制度”。三是初步建立了全省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項目庫,并啟動了國家和省里的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四是征集了墻材革新和散裝水泥專項基金,設立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五是完善了政績考核體系。省委、省政府組織開展的經濟發展綜合先進縣評比中,增加了“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空氣質量”、“地表水質”等考核指標。六是加強了輿論宣傳。
      
      3.制約因素
      
      一是認識約束。對生態環境重要性與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緊迫性的認識不足,一些地方與部門重視和強調經濟增長,忽視人與自然生態的相互協調;對如何科學推進循環經濟建設缺乏認識。循環經濟是一個新生事物,對循環經濟的科學內涵以及它的建設機制與保障政策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二是機制約束。缺乏高效的運作機制和價格體系。與全國一樣,省內市場機制和市場體系尚未健全和完善,存在著市場行為不夠規范、農產品生產加工標準化程度不高、市場準入監管不徹底等問題,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尚未完善,能源、礦產、水等重要資源的價值缺乏充分體現,合理的價格體系尚未形成。
      
      三是政策約束。政策體系有待完善,促進循環經濟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特別是要制定和實施強有力的優惠政策,扶持和促進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不斷提高循環經濟的水平。
      
      四是規模約束。江西目前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不僅直接影響到資源利用率以及廢棄物的資源化程度,而且污染監控成本較高,循環經濟的技術推廣成本也較高。
      
      五是技術水平約束。發展循環經濟所需要的污染治理技術、廢物利用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研發投入不足,先進適用技術尚未得到普遍的推廣。尤其是各產業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協調、相互配套的關系比較松散,在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結構優化和“循環”的作用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二、循環經濟發展戰略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以緩解資源約束和加強環境保護為目標,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以法制建設和加強監管為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有效體制和長效機制,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全民參與的責任意識和節約意識,加快形成節約型的生產模式、消費模式,建設創新創業江西、綠色生態江西、和諧平安江西。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統籌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
      
      圍繞省情,科學規劃,講求實效,穩步推進。優先搞好戰略資源的綜合利用,抓好生態環境最脆弱、破壞最嚴重地區循環經濟發展。“十一五”期間,循環經濟建設要從“企業試點”走向“行業試點”,從“面向企業”走向“面向園區”,從社區擴展到社會。由點及面,在生產、建設、消費、流通各領域加快推進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
      
      2.堅持政策激勵與依法管理相結合
      
      研究制定引導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手段,形成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激勵機制和監管體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保障體系,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步入法制化、科學化軌道,為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節約型社會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3.“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
      
      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過程中堅持生產環節與消費環節并重,通過結構調整與產業結構升級,優先實施資源使用和廢物產生的減量化,不斷促進廢棄物循環回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效率。
      
      4.整體推動原則
      
      循環經濟發展要納入各級政府的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之中,融入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和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之中。將農業、工業、服務業和社會融為一體,提高經濟運行和社會建設的生態化質態,促進社會經濟系統與生態環境系統的和諧相容。
      
      5.科技先導原則
      
      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先導作用,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科教興省戰略的緊密結合,促進循環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緊密結合。
      
      (三)戰略定位
      
      1.生態農業集聚區
      
      以“豬—沼—果”模式為基礎,農業區域發展為前提,種養加一體化開發為重點,工貿企業為依托,名、優、特、新產品為龍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紐帶,實現系統內物質循環利用,提高無污染、無公害的安全、營養、優質農產品生產能力,加快農業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生態立體化進程,營造“綠色家園”,創建國家生態農業示范區。
      
      2.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積極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穩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企業,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重大基礎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為支撐,具有時代特征和江西特色的產業結構,顯著降低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物耗水平,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3.旅游休閑后花園
      
      充分考慮旅游資源和環境容量,以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旅游環境為目的,在最大限度地滿足旅游者需求并實現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將旅游開發對當地造成的各種消極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從而實現我省旅游產業發展生態化與綠色化;推進江西旅游業接軌沿海,融入“兩洲一區”旅游圈,實現“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發展,把江西建設成為沿海發達地區旅游休閑的“后花園”。
      
      4.可持續發展先行區
      
      貫徹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如果破壞綠水青山,寧肯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樹立全民節約和全面環保意識,推行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生產模式、消費模式和城鄉建設模式,做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10年,建立比較完善的循環經濟法規政策、技術創新體系、推廣服務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以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利廢環保型為重要特征的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更趨合理,建成一批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示范企業,建成一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鎮和工業園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循環經濟得到較快發展。
      
      節能方面,到2010年,每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至0.86噸標準煤,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其中參與全國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的19家企業實現節能250.8萬噸標煤的目標;各設區市城市規劃區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面執行50%的節能設計標準,建設一批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綠色建筑示范工程。交通運輸和農業機械節能取得明顯成效,爭取列入全國車用乙醇汽油試點生產和使用省份。強制性產品能效標識管理和節能產品認證全面推廣,商業和民用節能取得明顯成效。
      

    江西省19家重點企業“十一五”節能目標

     

        序號

        企業名稱

        所屬行業

        十一五節能量(噸標煤)

        (噸標準煤)

        1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岡山電廠

        電力

        28200

        2

        江西新余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電力

        150000

        3

        江西省貴溪火力發電廠

        電力

        30000

        4

        國電九江發電廠

        電力

        200000

        5

        江西豐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電力

        150000

        6

        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鋼鐵

        600000

        7

        萍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鋼鐵

        350000

        8

        南昌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鋼鐵

        250000

        9

        萍鄉礦業集團公司

        煤炭

        50000

        10

        豐城礦務局

        煤炭

        25000

        11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

        石油石化

        250000

        12

        景德鎮市焦化煤氣總廠

        鋼鐵

        50000

        13

        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氨分公司

        化工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99RE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自产拍2021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久久精品私人影院免费看|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电影久久久被窝网|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ⅴ|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2048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