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規章 >>內容詳細

    關于印發《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的通知

    2009-07-31 10:17:57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文件
    環辦〔2009〕5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為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推進環境監測質量制度建設,強化環境監測基礎能力,提升環境監測技術水平,努力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我部決定開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專項行動。現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以下稱《行動計劃》)和2009年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對實施《行動計劃》重要性的認識。環境監測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好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保障, 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制定并組織實施《行動計劃》,對于進一步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推進環境監測事業的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環保部門一定要提高對實施《行動計劃》重要性的認識,認真將《行動計劃》貫徹好、落實好、執行好。

      二、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行動計劃》是提高環境監測質量及管理水平的重要行動,工作內容較多,任務較重。各級環保部門一定要切實負起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加強監測管理部門對監測單位和上級對下級的監督檢查,務必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努力推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大力開展宣傳教育。各級環保部門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媒體,廣泛宣傳《行動計劃》的實施成效。要積極采取培訓、講座、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環境監測質量工作的教育培訓。對《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查找問題、總結經驗、評估效果、改進工作。

      各地在開展《行動計劃》中有什么意見和建議,請及時與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聯系。

      聯系人: 曹勤 張京麒

      聯系電話:(010)66556828(010)66556806

      電子郵箱:Cao.qin@mep.gov.cn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南小街115號

      郵政編碼:100035

      附件:1.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

      2.《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2009年實施方案

      

    二○○九年五月七日

    主題詞:環保 監測 質量行動 通知

    抄送: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標準樣品研究所,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

      附件一: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印發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規章,為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強化環境監測基礎能力,提升環境監測技術水平,推進環境監測質量制度建設,努力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各項規章制度,提升各級環保部門和所屬環境監測機構(含輻射防護監測機構,下同)的質量管理水平和能力,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積極促進環境監測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計劃目標

      通過實施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稱《行動計劃》),進一步強化環境監測質量意識,促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各項制度的落實,規范使用常規、應急、自動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提高環境監測人員的能力水平。使在用環境監測實驗室主要分析儀器設備合格率達100%;監測人員持證上崗率達100%;省級、環保重點城市環境監測機構的計量認證通過率達100%,縣級環境監測機構的計量認證通過率由各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夯實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基礎。

      三、重點任務

      (一)開展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執行情況的檢查

      檢查《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以下稱《規定》)的貫徹執行情況。環境保護部每年組織對1/3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檢查;省級環保部門每年組織對轄區內的1/3市(地、州、盟)進行檢查;市級環保部門每年組織對轄區內的1/3縣(區、旗)進行檢查。檢查內容主要是各級環保部門落實《規定》的情況,特別是各級環境監測機構質量管理部門和人員設置情況、制度建設情況、計量認證情況、國家標準分析方法采用率、標準樣品配套率等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情況。

      (二)開展對《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

      檢查《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以下稱《制度》)的落實情況。環境保護部每年組織對1/3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檢查;省級環保部門每年組織對轄區內的1/3市(地、州、盟)進行檢查;市級環保部門每年組織對轄區內的1/3縣(區、旗)進行檢查。檢查內容主要是各級環保部門履行職責情況,落實《制度》的手段和技術措施,特別是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實施情況、合格證的管理,監測機構的持證上崗考核率、抽查率、人員培訓率等。

      (三)在用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檢查

      環境保護部每年對1/3的省級環境監測機構在用的環境監測實驗室主要分析儀器設備、自動監測儀器設備(包括水質和空氣)進行檢查。檢查主要包括儀器設備管理制度的建立情況,儀器設備使用規定的執行情況,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定期檢定、檔案管理等情況,儀器設備的準確度等,逐步建立環境監測在用儀器設備定期檢查制度。

      省、市級環保部門對轄區內環境監測機構在用的環境監測實驗室的主要分析儀器設備、自動監測儀器設備(包括水質和空氣)開展檢查。

      (四)開展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監督檢查

      根據環境保護部每年下發的《國家環境監測工作要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負責對國家環保重點城市飲用水源地開展監測;抽取部分城市進行水質全分析。每年組織對國家地表水自動站、國家空氣自動站進行現場對比監測。每年組織對地表水國控斷面、國控廢水重點污染源、國控廢氣重點污染源(不含火電廠)、火電廠、城鎮污水處理廠、海水水質監測點、城市噪聲監測點、重點湖泊和三峽水庫的藻類情況進行抽測分析。

      省、市級環保部門參照上述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對轄區內的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五)對環境監測技術及質量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根據環境監測發展的客觀需要,重點圍繞新開展的環境監測項目和質量管理的薄弱環節,采取以國內培訓為主,國外培訓為輔,短期和中長期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培訓,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技術及質量管理水平。環境保護部每年培訓1/3省級環保部門和監測機構的相關人員。省級環保部門每年培訓1/3市級環保部門和監測機構的相關人員;市級環保部門每年培訓1/3縣級環保部門和監測機構的相關人員。

      (六)開展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

      為提高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豐富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實戰經驗,提高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和解決各種復雜環境監測問題的能力。環境保護部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國家有關部門開展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活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廳)要結合本地區實際,組織開展本轄區的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活動。

      (七)不斷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

      根據實施《行動計劃》中發現的問題,環境保護部及時制(修)訂、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相關制度及環境監測分析方法和技術規范,編制環境監測人員質量管理讀本,進一步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規范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行為,使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依法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環保部門要高度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作為事關環境監測事業生存和發展的大事來抓,主管領導要切實負起責任;要以省、市級為重點,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將《行動計劃》列為2009—2011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點工作,從資金、人員、裝備等方面對《行動計劃》予以大力支持,為《行動計劃》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制定實施方案

      各級環保部門要依據《行動計劃》,結合本轄區工作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要對《行動計劃》每項工作的實施進行周密設計,制定工作措施,明確工作責任;要積極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保證各項任務扎實推進,務必使《行動計劃》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三)保障工作經費

      環境保護部將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的支持。地方環保部門要將《行動計劃》分解落實到年度工作計劃中,做好資金落實工作,每年足額安排《行動計劃》所需的工作經費。經費使用要實行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四)強化宣傳教育

      各級環保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媒體,廣泛宣傳《行動計劃》的實施情況,擴大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影響,樹立環保良好形象,提高環保的地位和作用。要積極采取培訓、講座、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推動質量管理教育的深入開展,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不斷提高廣大環境監測人員的質量意識,推進環境監測事業的科學發展。

      (五)總結和報告

      建立《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總結和報告制度,查找問題、總結經驗、評估效果、改進工作。環境保護部定期對《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進行調度、總結并通報。各省、市、縣也要建立總結和報告制度,每年年底前要將《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總結報送上一級環保主管部門,充分發揮總結報告對《行動計劃》實施效果的促進作用。

      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進度安排表

      

      附: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09-2011年)進度安排表

    主要任務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1、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執行情況檢查,包括對各級環保部門落實《規定》的情況,特別是各級環境監測機構質量管理部門和人員設置情況、制度建設情況、計量認證情況、國家標準分析方法采用率、標準樣品配套率等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情況等。

    2、對《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執行情況檢查,包括各級環保部門履行職責情況,落實《制度》的手段和技術措施,特別是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實施情況、合格證的管理,監測機構的持證上崗考核率、抽查率、人員培訓率等。

    3、環境保護部組織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廳(局)及監測機構(含輻射防護監測機構,下同)進行檢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廳(局)組織對轄區內市(地、州、盟)進行檢查;市級環保部門負責對轄區內的縣(區、旗)進行檢查;

    4、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根據監督檢查的情況,積極做好標準物質和標準樣品的研制、開發以及量值溯源工作。

    2009年完成對轄區內1/3的環保部門及監測機構的檢查,并組織完成本級總結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2010年完成對轄區內1/3的環保部門及監測機構的檢查,并組織完成本級總結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2011年完成對轄區內1/3的環保部門及監測機構的檢查,并組織完成本級總結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對在用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檢查

    1、環境保護部每年對1/3的省級環境監測機構在用的環境監測實驗室主要分析儀器設備、自動監測儀器設備(包括水質和空氣)進行檢查。檢查主要包括儀器設備管理制度的建立情況,儀器設備使用規定的執行情況,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定期檢定、檔案管理等情況,儀器設備的準確度等,逐步建立環境監測在用儀器設備定期檢查制度。

    2、省、市級環保部門對轄區內環境監測機構在用環境監測實驗室的主要分析儀器設備、自動監測儀器設備(包括水質和空氣)開展檢查;

    3、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根據對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檢查的要求,積極配合做好標準樣品的制備和準備工作。

    2009年對轄區內各級環境監測機構1/3的監測儀器設備進行檢查;并組織完成本級檢查總結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2010年完成對轄區內各級環境監測機構1/3的監測儀器設備的檢查;并組織完成本級檢查總結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2011年完成對轄區內各級環境監測機構1/3的監測分析儀器的檢查;并組織完成本級檢查總結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開展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監督檢查

    1、根據環境保護部每年下發的《國家環境監測工作要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負責對國家環保重點城市飲用水源地開展監測;抽取部分城市進行水質全分析。每年組織對國家地表水自動站、國家空氣自動站進行現場對比監測。每年組織對地表水國控斷面、國控廢水重點污染源、國控廢氣重點污染源(不含火電廠)、火電廠、城鎮污水處理廠、海水水質監測點、城市噪聲監測點、重點湖泊和三峽水庫的藻類情況進行抽測分析。編寫年度國家環境監測質量抽測情況總結報告,并提交環境保護部。

    2009年對10個國家環保重點城市飲用水源地開展64項指標監測;抽取2個城市進行水質109項全分析。對20個國家地表水自動站、20個國家空氣自動站進行現場對比監測。對50個地表水國控斷面、20個國控廢水重點污染源、20個國控廢氣重點污染源(不含火電廠)、20個火電廠、20個城鎮污水處理廠、30個海水水質監測點、20個城市噪聲監測點、3個重點湖泊和三峽水庫的藻類情況進行抽測分析。編寫年度國家環境監測質量抽測情況總結報告,并提交環境保護部。

    根據2010年國家環境監測重點工作進行安排。

    根據2011年國家環境監測重點工作進行安排。

    2、省、市級環保部門參照上述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對轄區內的環境監測數據的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編寫年度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監督檢查總結報告,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3、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根據各地進行檢查的要求,積極配合做好標準樣品的制備和準備工作。

    環境監測人員培訓

    1、根據環境監測發展的客觀需要,重點圍繞新開展的環境監測項目和質量管理的薄弱環節開展培訓。通過國內外環境監測技術、質量管理的短期、中長期的培訓,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技術及質量管理水平。培訓主要包括水、氣、聲、土壤、生態的監測分析方法(含手動和自動),以及國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技術、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監測質量管理知識體系,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技術等。

    2009年圍繞飲用水源地水質評價指標的前64項監測分析方法,以及國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技術、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等內容,舉辦4期站長培訓班,30余期相關技術人員的培訓班。組織完成本級培訓總結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2010年圍繞飲用水源地水質評價指標64項后的監測分析方法及2010年的重點工作,繼續對各級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和質量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2011年圍繞飲用水源地水質評價指標后的64項監測分析方法及2011年的重點工作,繼續對各級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和質量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組織完成本級培訓總結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組織完成本級培訓總結并提交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

    2、環境保護部每年培訓1/3省級環保部門和監測機構的相關人員。省級環保部門每年培訓1/3市級環保部門和監測機構的相關人員;市級環保部門每年培訓1/3縣級環保部門和監測機構的相關人員。

    開展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

    1、環境保護部組織開展技術比武方案設計及相關準備工作;

    環境保護部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國家有關部門舉行首屆全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

    環境保護部組織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廳(局)的監測管理部門,總結2010年首屆全國環境監測技術比武經驗,研究第二屆全國環境監測技術比武方案。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廳(局)結合本地區實際,準備并組織本轄區的環境監測技術比武演練。

    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

    根據實施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中存在的問題,環境保護部及時制(修)訂、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環境監測分析方法和技術規范,編制環境監測人員質量管理讀本,進一步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規范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行為,使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依法管理。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assbbwbbwbbwbbwbw精品| 日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51日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偷麻豆|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精品国产夜色在线| 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777精品成人影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