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3日訊(記者 李志健)3月3日上午,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聯合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環保企業家在京發布《就當前環境時局致社會各界的倡議書》,環境商會會長、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宣讀了倡議書。
倡議書提出,應該抓緊修訂環境保護法,以及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止法》等法律,制定并完善相關環境標準,完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污染治理特許經營制度。
倡議書強調,應加大投入,未來十年要確保環保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3%,大致需投入10萬億元,其中各級財政需投入2萬億元,以緩解現有環保投入不足問題,并開征二氧化硫稅、氮氧化物排放稅和工業COD(化學需氧量)稅三個稅種。
文一波表示,環保企業有信心、有能力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用10至20年的時間有效解決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為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宏偉目標貢獻力量。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結合自己的提案說:“對于環保企業,應當免征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政策,免征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污染治理企業的生產經營性用房及所占土地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環保事業發展。”
賈康建議,要從根本上解決節能減排的問題,必須改革資源稅。可先征收碳稅,對企業碳排放量以每噸5到10元的標準征起。不過,前提是要降低企業所得標準稅率,保證加上環境稅后企業總的稅負不會變重,體現改革的雙重紅利。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毅認為,要徹底治理空氣污染,首先需要的是價值觀的改變,思想中的霧霾不除,環境中的霧霾也難以消除。
王毅說:“首先,從監管層面講,官員要以更為開放和負責任的心態去尋找對策,解決問題,而非抵觸;其次,從企業角度來講,應該更加具有社會責任感,企業至少應該公布自身的污染物和危險廢棄物排放,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再者,從公眾的角度看,改善環境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時間,需要全社會的一起努力”。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