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并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指出,中國主張建立一種技術轉讓機制,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運作。把發達國家拿出GDP0.7%用于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也是可以的,到目前為止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解振華表示,技術轉讓、技術創新是應對氣候變化非常關鍵的措施,它是一個基礎。發展中國家現在正在進行工業化、城市化過程當中,如果采用了現在發達國家已經有的節能環保技術,就實現了節能和減排。如果還用落后的傳統技術,無疑就是一種浪費。所以,技術轉讓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發展可再生能源,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是現在中國在大力發展風能的同時,其中缺少兩項關鍵的技術,一是變頻器、一是軸承,這就增加了發展風能的成本,如果這兩個技術能夠轉讓給中國的話,那么會大大地降低成本,風能的發展會更快。
解振華指出,現在國際社會談判當中涉及到比較多的行業方法問題。中國主張通過行業方法是實現各國減排的很重要的措施。可以把重點高排放行業確定下來,對現在這些行業減排技術進行技術改造。但這些技術在大部分在發達國家手里。如果在改造重點行業的時候,把這個技術拿到發展中國家,無疑會解決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他說,中國主張建立一種技術轉讓機制,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運作。把發達國家拿出GDP0.7%用于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也是可以的,到目前為止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在下個月7-8號在北京,中國政府和聯合國共同召開關于應對氣候變化技術轉讓的高層研討會,將集中研究解決這個問題。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