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64ku0"></samp>
  • <samp id="64ku0"><tbody id="64ku0"></tbody></samp>
  • 當前位置:首頁 >> 電子刊 >>內容詳細

    2013環保上市公司峰會紀要【中信證券】

    2013-12-11 14:40:02  
    產業趨勢
    • 截至2011年,我國環保產業2.4萬家企業,300多萬從業人員,收入3萬多億,其中內資占93%,外資占7%;其中從事環保產品生產企業4,400多家,從業人數超過80萬,主要集中在水和大氣,占比80%,連續7年30%左右增長
    •   環境服務業主要包括設施運行服務、工程設計施工建設、咨詢服務等,目前有8,000多家企業,從業91萬人,收入1,700多億,主要是項目運營和設施建設,占比74%,生態修復僅占3.7%(未來土壤修復空間巨大)
    •   環保企業規模小也是政策導向造成的,屬于污染治理責任逼迫性產業,污染物排放依附性產業,缺乏自身生存發展的載體,因此固廢、儀器儀表、生態修復等領域目前市場相對較小
    •   目前環保產業處于戰略機遇期,清潔水(水十條)、土壤等規劃預示治理壓力不斷增大,各級政府將更加重視從源頭上加以管理
    •   長期以來的監管不到位、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等問題有望得到解決,目前水泥行業NOx治理噸成本20多元,但排污費只要7毛多,企業當然不會治理
    •  未來要大力完善標準體系,不斷收嚴,最近在緊鑼密鼓修改完善,例如水泥行業窯頭窯尾粉塵要低于20,NOx要低于400,因此2,000多家水泥企業都要對除塵進行改造;47個城市要實施特別排放限值,鋼鐵燒結機機頭粉塵低于40、機尾低于20
    •  環保問題不缺錢、不缺技術,就是差在執行機制;政府要轉變思路,明確責任,向社會購買服務,聘請環境管家,未來也有望出現環境事務所,政府對外采購;明確企業責任,加大治理力度,要儲備一些技術,加大示范、試點力度


    •   生活污水起步較早,也較成熟,工業廢水未來市場空間較大

     

    •   污泥每年產生量超過4,000萬噸,大部分回到環境中,填埋或是濫倒


    •   氣:電力、鋼鐵、冶金有一定規模,專業化需要加強,汽車領域較弱

    固廢
    •  固廢:仍在發展中,生活垃圾較成熟,餐廚、危廢剛起步,土壤模式不成熟

    土壤
    • 土壤市場空間會遠超過大氣和水,規模可能超過幾十萬億,存在問題主要是資金機制、法律責任及技術
    • 1月23日國務院出臺工作計劃,明確5大任務:耕地和飲用水源地;源頭控制,包括工業、礦山、交通(鉛超標)、農藥化肥等;被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耕地、礦山修復;修復試點示范是未來幾點重點,全面展開條件還不具備,將主要針對工業污染場地、耕地修復、區域性修復等;監測體系,土壤基本是空白
    • 未來土壤規劃也基本會沿著上述5方面展開,在落實地方政府、企業責任方面遇到一些難題
    • 土壤立法方面,2013~2017年還都是基礎階段;本屆人大要完成立法,傾向于用《土壤環境保護法》,要從保護做起,到污染防治已經比較難了,預測性保護更好
    • 2個難點:落實責任:土地財政,存在價差,政府要讓利,污染企業有時也找不到了,難以界定,事關農民生計;企業:事業心、責任心都要有


    財政稅收
    • 未來仍將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赤字率、適度債務率、適度擴大預算內投資,主要方向是未完工程、三農、節能環保及其他重要產業等,以及區域性安排
    • 改革方向:事權劃分調整(環保、生態、食品安全等相關事權上收)、增值稅及所得稅劃分、地方稅體系構建
    • 轉變觀念,不考慮所有制問題,手段包括投資補助、貼息、股權投資、擔保、政府采購
    • 改革思路:稅收激勵與懲罰相結合,減稅和增稅相結合,直接優惠與間接相結合;減稅方面,營改增、所得稅、出口退稅、關稅等;增稅方面,資源稅、環境稅、碳稅、房產稅、消費稅等;總體來看,以結構性減稅為主,同時出臺資源稅改革
    • 資源稅:推進煤炭稅從量到從價計征,提高稅率,稅費同步改革,主要歸地方政府
    • 環境稅:費改稅,抓重點,適當提高稅率,大頭留地方,改革征管模式,推進立法及實施
    •  碳稅:應對氣候變化,轉變發展方式,改革征收對象(煤、油、氣)、計稅依據(消耗量)、征稅環節(消費),建議“十三五”初中期開征,每噸CO2按10元
    • 2014~2015年把環境稅、資源稅在全國普及,之后開征碳稅
    • 目前針對節能有明確的稅收優惠政策,環保服務業目前還沒有,近幾年主要是支持淘汰落后產能等
    • 未來要建立財政投入增長新機制,推進市場機制,增設預算科目,政府采購服務,提高三個比例:綠色采購、低碳技術產品及中小企業,擴大規模和范圍

    PPP
    • 政府做好立法、標準、規劃以及準入退出等配套措施,而通過PPP模式提供均等服務,引入市場機制,政府追求社會福利,企業追求利潤,二者實現平衡,解決和替代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 現在各級政府普遍缺錢,尤其是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特許經營就是PPP模式在我國市政公用領域中的應用,很多地方支付能力不足,財政用于補貼運營要比直接投資好
    • 把不同類型的資金引入市政領域,也是一種PPP模式,有穩定的現金流
    • 國際經驗:法國PPP做的很好,用在公共設施領域,而日本絕大部分都是政府投入運行管理,經過幾十年后法國環境服務業開始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但日本由于環境市場開放程度低,沒有出現巨型的環境服務企業,盡管技術、產品很好,因此PPP模式對于產業發展的推動效果還是很明顯的;美國PPP份額也非常小,而且受到民眾反對,認為應該就是由政府承擔的責任提供公共服務,企業治理好自己的排污,環保企業就是提供技術設備等
    • 國內2002年開始開放市政環境市場,污水處理率大幅度提高,培養出一批有競爭力的國有/民營企業,目前污水處理60%以上是特許經營模式,但還是發展初級階段,管理辦法還不完善,有些地方操作極不規范,對企業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
    • 近10年來噸水造價和運營成本大幅下降也是PPP推廣帶來的,10多年前江西南昌三個污水項目,原來預計處理費都會在0.75元/噸左右,最后實際招標下來不到5毛就做了,而且處理效果也比較好
    • 2002年的一個焚燒項目,由于有政府參與落地實施非常快,但2010年民營的BOT項目前期就搞了2年
    • 存在問題:公私部門對產出物標準和要求界定都很粗糙,最重要的是合同約束,但建設部此前的特許經營樣本也有問題,期待新的相關立法出臺;國內目前特許經營條款沒法滿足國外投資者/資金的規范要求,比如工業項目跟企業停水是經濟糾紛,而如果跟政府就沒辦法
    •  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做投資,可以輕資產,可以做服務,也可以和別人一起合作
    • 運營也是一種模式,不一定要去投資,但不是對所有項目都適合做PPP,有收費機制、有量的保證才可以
    • 污泥付費問題目前還沒有解決,城市可以考慮適當集中處理處置,遵循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原則

     


    第三方治理
    • 三中全會創造了發展第三方治理好的環境,需要企業精神和擔當,污染者付費、改善環境要得到收益,是產業的希望所在
    • 政府責任很關鍵,只要依法監管,企業就會有需求
    • 第三方治理企業有動力(環保企業會把“后院”當“前廳”來負責),有監管,環保企業有實力(能夠留住專業人才),有技術(難度較高,需要經驗積累)
    • 很多企業由于環保設施運營不好導致效果不達標,還有企業由于環保問題倒閉了
    • 存在問題:政策法規,一旦不達標,責任主體如何界定?稅收方面,企業抵稅效果就消失了;環保企業要自律,不能過度追求利潤
    • 取消環保設施運營資質會擇時實施
    • 博天:環保行業從業19年,2013年新簽19億合同,89%來自工業,開發區的BOT項目也有布局,收入結構會更加合理;積累了大量客戶,也有外包運營需求,例如中糧的有些業務季節性太強(4個月),因此適合外包給公司負責;公司1995~2000年主要從事食品加工、啤酒等行業水處理,2000年以后負責三峽庫區市政項目,2007年以后布局能源化工,跟我國經濟發展緊密相關,下游行業水質越來越復雜,項目規模也越來越大
    • 東江:核心業務是城市/區域廢物資源化與無害化,工業廢水廢渣、市政廢物等,資源化理念綜合整體解決;危廢中心是解決無害化問題,“兩高”使得危廢處理需求猛增,擴產能流程較長,資源化資質審批相對容易一些,老百姓抵制一直是一個問題
    • 萬邦達:工業污水相比市政要復雜很多,公司先做EPC,測試運行成本和指標,之后負責運營,EPC+C模式

     

    霧霾問題
    • 空氣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一邊治理一邊在加重,火電以外行業差距比較大,標準也缺失;長期看還是要清潔、高效利用,煤炭還是主要能源
    • 根本上還是機制監管問題,國外標準還沒有國內嚴格,但效果好很多,主要還是執行、落地好
    • 需要解決工業燃料的清潔利用問題,改天然氣不太現實,很多地方條件不具備,煤氣化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排放指標可以達到天然氣水平;煤氣爐1~4年可以收回投資,取決于和煤炭產地距離,折合天然氣約2元/立方米
    • 國內除塵技術已經代表國際先進水平,但入口燒的燃煤質量沒有保證,對環保設施達標運行提出了很大挑戰
    • 龍凈環保濕式電除塵器在30萬機組已經有應用,百萬機組合同也已在手

     

    并購與再融資
    • 現在小環保企業很多,例如污水、危廢等,整合趨勢比較明確;大的環保公司一定是通過并購完成的
    •  再融資/并購審批較難,即便是重資產模式
    • 并購標的時機方面,企業的成熟度有差異,估值也是個問題,高價并購風險較大,也需要理性回歸
    • 綠色金融中小企業很難享受到,對行業幫助不是特別大,以往銀行、金融對于中小企業往往是歧視的,對環保行業了解也有限
    • 可以考慮由環保業內企業發起綠色銀行支持產業發展,例如10家左右企業集合50億資金成立金融機構,在某個區域可以率先試點開展起來,具體操作可以成立新的銀行,或者增資現有銀行
    • 特許經營質押現在沒有銀行可以完全操作

     

    昆山經驗
    • 昆山政績考核中生態環境指標占比由原來的11%提高至15%,污水處理“按質論價”
    • 昆山污水廠尾水提標都要經過人工濕地,達到IV類標準,目前正在委托清華大學做方案
    • 未來也會鼓勵監測服務外包,推進第三方運維

    中信觀點
    • 此次昆山峰會總體感覺有三大亮點:首先,未來財稅體制改革值得期待,環境稅/資源稅(2014~2015年普及)及碳稅(或“十三五”)將逐步開征,這對于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將起到重要作用,并為地方政府開展污染治理提供資金支持;其次,政績導向變化、收嚴標準、嚴格監管執法等措施正在不斷落地,推動政府/企業轉變思路,對外采購專業的環境服務;最后,第三方治理趨勢明確,而環保公司除了立足自身的技術經驗優勢外,一方面將通過并購整合盡可能形成“一站式”服務提供能力,另一方面也正在探索多重融資渠道(基金、銀行等)以解決資金問題。我們繼續看好2014年環保板塊在政策(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業績、并購三重因素推動下的趨勢性投資機會,重點推薦南海發展、盛運股份、碧水源、桑德環境及天壕節能,建議關注東江環保、中電遠達、津膜科技、聚光科技及重慶水務。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完整版|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精品夜色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国产精品videossex白浆|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精品久久8x国产免费观看|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