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加快推進水專項的啟動實施工作
水專項本身具有緊迫性和時效性的特點。從緊迫性方面來說,“十一五”已經過半,全國水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的實現已經到了關鍵攻堅階段。水專項如果不能及時啟動,就不能在“十一五”減排攻堅中提供支撐。所以,水專項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和各實施單位要抓緊組織推進重大專項的實施,以確保水專項示范工程與國家的節能減排工作及水體治理規劃在進度上能很好地銜接起來,充分發揮專項研究成果對重點流域治污和水質改善的科技支撐和示范引導作用。另一方面,水專項本身具有時效性,要直接為水體污染物減排、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污染重大瓶頸問題提供有效的方案。當前要加快推進水專項的啟動實施工作,該啟動的項目應盡快啟動,該招標的招標,該落實的落實,該上財政投資計劃的抓緊上。根據我對形勢的判斷,近期國家要出臺以擴大投資來推動經濟發展、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關鍵要在綠色環保產業方面加大投資,增加綠色GDP的份額。我們要抓住機遇,盡快推出水專項重點項目,別叫發改委、財政部失望。
第二、加快落實系統、科學的水污染治理觀
水專項的總體方案和治污思路、項目安排與以往不同。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由于以往沒有充分認識到水體污染具有廣泛性、流域性、多樣性和復雜性。沒有認識到水生態本身是一個活的、復雜的系統,流域水系統各個單元和治污項目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協同的關系,以至于許多水污染治理項目成效低下,有的反而增加了水污染嚴重程度。所以,要從總體的、全系統方面來對水污染控制的技術體系、流域水環境管理體系進行集成創新,堅持不懈地推進全面、系統、科學的污染治理觀,確保示范區內水污染物減排和水生態修復等目標的實現,以此來證明水專項設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從另一方面來看,水專項屬于國家級創新系統,必須由官、學、研、企各方面機構組成有機的網絡體系。這些機構對創新活動的參與和支持以及相互影響將促進水專項新技術的開發、引進、改進和擴散。由此可見,水專項實施不僅要考慮技術創新的學術因素,還必須研究落實制度、組織、社會參與、政治等因素。水專項的概念框架必須是符合水生態特點的系統論,其所主導的方法就應是復雜科學方法,絕對不能重走單一工程治理的老路。
第三、加快推進協同治水和產學研相結合
水專項的實施既要發揮我國政治體制的優勢,又要發揮產學研相結合的優勢。所謂發揮政治體制優勢,指的是要發揮地方政府在治污中的主體責任作用。考核指標既要考核承擔單位,又要考核地方政府。以往一些治污項目,之所以投入多但效果不好,是因為沒有真正把責任落實到地方政府這個政治主體上。一旦政治主體沒有責任感,就會造成投資浪費,水體污染沒有得到真正治理,水污染反而愈演愈烈。水專項的實施,一定要發揮地方政府的政治主體和科研機構的技術主體的雙重作用。中組部最近提出對地方政府的科學發展觀考核,如果某地名義上科學發展觀落實了,但水體污染越來越嚴重,水網地區還要到外地調水,結果將水源地域的生態環境也破壞了,哪叫什么科學發展觀?在我國現有的體制下,書記、市長們最怕上級組織部的考核,我們說哪些方面應該治理,組織部門考核說不考慮就難辦了。所以,要發揮地方政府的政治主體和技術主體的雙重作用。我國市場化改革進程已經有30年了,水專項的實施和成果的推廣應用一定要走市場化、產業化的道路。當前,由于我國正面臨快速城鎮化和工業化,各地水生態日益衰退,水污染日益嚴重,應該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產業化過程也是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促進官、學、研、企相互融合協同,增強企業間的競爭、提高項目創新成效的過程。所以,政治體制優勢和產業化優勢能否得到發揮將決定水專項最終的成果。這也是本項目區別于其它項目的一個重要特色。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