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全國大面積的霧霾讓政府和企業切實感受到更大的環保壓力。環保部科技司司長熊躍輝12月8日上午出席由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主辦的2013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時表示,上周環保部通過了五個環保新標準,包括水泥行業、城市顆粒物等標準排放從嚴,將拉動萬億環保設備投資。國電清新(23.15, -0.20, -0.86%)、龍凈環保(35.24, -0.36, -1.01%)等除塵脫硫設備上市公司負責人紛紛表示,將加緊新技術研發,共同應對霧霾。
熊躍輝介紹,今年以來環保部已出臺100多個標準,上個星期新通過了5個標準,包括水泥行業、窯尾窯樓氮氧化物排放標準不超過400毫克/立方米,目前水泥行業2千多家企業都需要進行改造,單個水泥企業的除塵設施改造投資達1400萬,脫銷設施500萬元。此外,明年17個城市的顆粒物排放標準也要收緊,包括鋼鐵冶煉、造紙行業都需要進行設備改造。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上周,環保部已經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環保的新司法條例解釋,要求加強環境保護,公安部門執法銜接,形成打擊污染企業強大合力,轉變過去環境保護守法成本高、違法執法難的困境,推動產業需求空間充分釋放。
面對強大的霧霾影響,國電清新董事長張開元認為煤炭實現真正高效清潔利用大有可為,“不要搞太多替代能源,否則企業治理的成本和經濟性會成為大問題。”下一步國電清新將致力于研發除塵、脫硫、脫銷一體化的核心設備,將燃煤用電每立方米二氧化硫的排放控制在20毫克最嚴標準之內。
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則認為,控制煤炭使用是治理霧霾的主要路徑。據介紹,我國每年用近40億噸煤,實際產生6000萬噸二氧化硫,占到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排放量。因此,駱建華指出,很多電廠是否將脫硫設施運行到位是很大的問題。
龍凈環保負責人認為,標準的嚴厲代表了國家的重視,政策即市場,企業下一步將致力于實時除塵新技術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