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4 10:31:06
廢舊輪胎怎樣流向正規企業?
開放進口,完善技術,規范標準
當前,制約廢舊輪胎再生產業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個體商販不規范購銷行為可偷逃國家稅款,而正規企業需要繳納稅收。規范化經營企業嚴格遵守國家稅收政策,雖然國家出臺了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可享受部分稅收抵免返還,但成本仍高于不繳稅的個體商販,無法與其進行市場競爭。
二是多數從事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的企業規模小、裝備落后、綜合實力不強,針對橡膠再生過程可能引發的二次污染治理投入有限,或根本沒有設計安裝環境處理凈化設施。而技術水平相對較高的企業都安裝高效環保裝備,確保相關污染物達到國家排放控制標準,即生產成本中包括了隱形環境成本,支付收購廢舊輪胎價格較低。
在行業管理相對薄弱混亂的背景下,導致大量消費終端輪胎流向簡易加工作坊,而嚴格按照國家環境要求生產的企業很難獲得生產所需的廢舊輪胎資源。
為促進再生橡膠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緩解我國資源利用瓶頸和緊張局面,建議:
適度開放廢舊輪胎進口限制
建議由環境保護部牽頭,開放廢舊輪胎進口政策,保證正規企業能夠低價獲得與生產能力相匹配的廢舊輪胎原料,維持正常穩定運營。環保部已有核定進口廢五金電器、廢電線電纜和廢電機定點加工利用企業的制度并定期公布名單,建議在進口廢舊物資種類中加入廢舊輪胎,參照已有申請審核機制執行廢舊輪胎的進口資質及數量限制的管理程序。
完善再生橡膠產品技術、質量標準規范
針對橡膠再生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建議由發改委或相關行業協會牽頭,如中國循環經濟學會等,負責制定再生輪胎加工利用技術質量標準,對環境污染控制、回收利用率、性能指標等提出規范和要求,解決再生材料附加值不高引起的資源浪費和二次污染等問題。
飛灰處置錢從哪兒來?
財政支持,提高收費,技術突破
“飛灰”是垃圾焚燒的剩余物,90%的垃圾焚燒產生的致癌物“二惡英”都在飛灰中。未經固化處理的飛灰處理不當,其中大量的重金屬及二惡英會造成嚴重的污染事故,危害居民健康。
目前,全國僅有少數幾座城市在進行垃圾焚燒飛灰處理。一方面,飛灰處理成本很高,處理費用約為 2000元/噸。填埋處置也需要 800~1000元/噸,相當于每噸垃圾需要 30元來處理飛灰。另一方面,由于市場不規范,監管不到位,存在惡性競爭的問題。同樣是飛灰處理,成本從 1500元/噸、500元/噸和不要錢同時存在。
與此同時,中國的垃圾處理收費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地方甚至還沒有開征垃圾處理費,更不用說將末端的飛灰處置成本納入其中。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建立各級財政專項資金對飛灰處理的激勵和補貼機制
一是將飛灰處理成本計入垃圾焚燒補貼或進行專項補貼。如 2013年東莞市為了激勵并監管垃圾焚燒廠飛灰安全處理,重新核定垃圾焚燒處理成本,計入“飛灰處理”成本,將垃圾焚燒處理補償標準從原來的 89元/噸調整為 110元/噸。
二是將企業收益與飛灰等處理處置是否達標掛鉤。如垃圾焚燒發電廠污水及廢氣排放超標或未妥善處置飛灰,扣減其上網電價補貼或調低垃圾焚燒價格。達標情況良好,可適當增加其上網電價補貼或提高垃圾焚燒價格。
提高社會居民垃圾處理費收繳率,適當提高收費標準
相關部門應督促所有城市均開征垃圾處理費。如推廣垃圾處理費與水費、電費、燃氣費等捆綁收取制度或委托代收。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收費標準。以北京市為例,每噸垃圾處理費用至少 158元,若按照每人每天產生垃圾 1kg,則每人每月需繳納生活垃圾處理費約 5元。
突破低成本高效的飛灰處理技術
對于飛灰,國內外垃圾焚燒發電廠煙氣處理系統普遍采用半干式噴霧洗滌塔+袋式除塵工藝,符合環保標準的煙氣經煙囪排入大氣。若環保標準較為嚴格,則須向煙氣中加活性碳,以吸附煙氣中的二惡英和氣態汞等重金屬,導致處理成本高昂。建議發改委等部門設立技術研發專項資金,支持研發成本低、效率高的飛灰處理技術,并在全國內進行產業化推廣應用。
污泥處置如何破解難題?
加強投入,完善收費,加大處罰
目前中國近 80%的污泥未得到有效處置。污泥處理處置工作面臨投入不足、技術抉擇、工程實施方面的難題,污泥產業進展遲緩。這主要體現在:
一是政府投入不足,設施使用率低。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國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投資需求約 4300億元,但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投資僅 347億元,占比不足 10%。
二是處理成本居高不下,技術路線不明確。當前常用污泥處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焚燒及水泥窯協同處理,成本差別非常大。
三是污泥處理收費機制未建立,收費標準低。污泥處置費征收額度、財政補助、使用監管,無具體細則。
為推動污泥處理處置產業穩定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加大污泥處理設施建設投入
目前處理每噸污泥的投入費用基本在 20~30萬之間。從成本核算分析,每噸濕污泥的運行費用應包括投資、運營、物料運輸及企業合理利潤。建議以財政補貼等經濟手段引導企業從事污泥處理處置和綜合利用,把污泥處置工程列入環保補助資金的重點支持項目,安排一定比例專項資金支持污泥處理設施建設。同時考慮優化污泥設施建設經費、污泥處置補貼經費與污水處理廠的經費投入配比,改善“重水輕泥”的現狀。
完善社會居民污泥處理收費標準
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污水處理費應包括污泥處理處置運營成本;通過污水處理費、財政補貼等途徑落實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確保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穩定運營”。建議各地征收的污水處理費應包含專項用于污泥處置的費用,標準不低于 0.3元/噸。
加強對污泥直排的行政懲罰力度
建議將污泥直排傾倒追責機制垂直化、兩頭化(即污泥源頭企業與排放終端),落實責任人。既要追查非法排污企業責任,被排污方的相關管理部門也應承擔疏忽監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