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2 14:51:13
回顧與展望
? 上周表現:板塊表現落后市場。上周滬深 300 指數下跌 1.1%,環保板塊下跌 1.6%,表
現落后市場 0.4 個百分點。個股方面,瀚藍環境、永清環保及格林美漲幅超過 7%,龍凈
環保、天壕節能、盛運股份跌幅居前。估值方面,板塊整體 P/E(TTM)繼續連續第五
周回落至 29.85 倍,相對市場(滬深 300)P/E 較上周微跌 0.03 至 3.78 倍。
? 行業看點:環保部將啟動 10 項改革防治大氣污染,各地治污行動持續不放松。全國環境
影響評價工作視頻會議近日在京召開,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強調了環評工作的重要性。
環保部部長周圣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氣污染防治將繼續作為環保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核電集團公司間核事故應急相互救援合作框架協議》近日在深圳簽署,核事故應急響
應能力得到極大提高。新疆將對不達標企業實施懲罰性電價、水價,大力淘汰落后產能;
還將強力推進氮氧化物減排工程,加快推進脫硝電價政策。貴州試點排污權有償使用試
點將從 5 月 15 日開始。
? 一周隨筆:杭州焚燒"鄰避"事件再引社會關注。近些天來,杭州九峰垃圾發電項目選
址引發群體性事件,社會輿論對于"鄰避"問題的關注度再起(上一波"熱潮"應是 2009
年前后以廣州番禹項目為代表)。一定程度上說,這可能也是我國環保發展路上的必經過
程。過去我們處于"重工程、輕運營"階段,加之標準較低(甚至缺失)以及執法不嚴,
雖然逐步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但卻也埋下了巨大隱患(例如此前央視曝光的武漢
垃圾焚燒問題),這也是民眾不相信數據、政府公信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
以二噁英為代表的污染問題也確實被人為夸大了。民眾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的同時,也
需要對于問題的科學真相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一味的反對和咒罵。進一步講,如果不
燒,該怎么弄?最終目的還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粗暴否定之后就完了。對于后續事態
發展,可能是選址重新考量(過程更加透明或異地重新規劃),加之配套補償措施。
? 本周觀點:短期股價或承壓,中長期有利優質公司。目前主流公司 2014 年估值水平為
20~25 倍,處于較為安全配置區間。短期看,由于擔心項目進度或導致從事垃圾焚燒上
市公司股價承壓;中長期看,這將有利于行業加速優勝劣汰,新標出臺、監管趨嚴、民
眾監督將使得僅靠關系、缺乏實力的投資運營商出局,而真正具備技術及管理優勢的企
業將面臨的是更好的市場機遇和競爭環境,一個環保公司能不能真正把項目穩定運營好、
處理好各方關系將成為未來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依然看好東江環保(專注工業
危廢處理)、瀚藍環境(此次杭州事件也顯示了公司多年精細化運作"南海園區"的可貴
之處)、碧水源(受益水質提標改造趨勢強化)等兼具業績成長與整合預期的細分領域龍
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