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星期一)15時,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特別是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有序有度利用自然,促進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回答記者提問。
北京電視臺記者:提問吳曉青委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剛才白巖松委員提到說提出了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的優良數量天數比例超過80%。請問吳曉青委員,目前在這方面我國能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未來將采取哪些有力措施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
吳曉青:總理在工作報告當中明確提出,“十三五”我們國家335個地級以上城市,它的空氣質量要達到80%。同時,在他的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從今年開始就要圍繞著這一目標作出努力和作出奮斗。我首先說80%的指標,據我了解這個指標是有關部門經過逐個城市的調研、研究、論證做出來的預測指標。我也做了一些分析,我感覺要完成80%的任務。剛才白巖松委員說,替我們捏著一把汗,但是必須要完成。我分析的狀況也想跟記者們做個交流。我們國家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給大家形象地說相當于“橄欖形”形狀一樣,頂尖這部分少數,這部分的空氣質量相對比較嚴重,他們要完成這80%的空氣指標任務確實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艱辛的勞動。第二部分中間這塊,大部分城市它們要經過不懈地努力,我認為是可以完成的。我這里提出來下面這部分,就是“橄欖形”下面這部分,這部分城市也是少數,但是它們現在雖然空氣質量相對較好,但是今后五年呢?是不確定的因素。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有可能這部分城市成為一個不定因素,有可能還會出現反復。去年我看了一些指標,個別少數好的城市,空氣質量也出現了反復。分析來看,我認為完成這80%的優良天數是要經過艱苦的努力。
提交關閉